词语大全

暴政

 [  bào zhè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ào zhènɡ
  • ㄅㄠˋ ㄓㄥˋ
  • 暴政
  • jaw ght
  • 名词

词典解释

⒈  残虐的政治,指残酷剥削、压迫人民的措施。

tyranny; despotic rul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统治者推行的残酷地剥削、压迫人民的措施。

礼记·儒行》:“虽有暴政,不更其所。”
王安石 《上时政疏》:“臣窃观自古人主享国日久,无至诚惻怛忧天下之心,虽无暴政虐刑加於百姓,而天下未尝不乱。”
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三:“可是 东北 已丢给了 日本,而千千万万的 东北 人都在暴政与毒刑下过着日子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专制暴虐的政治。

《礼记·儒行》:「虽有暴政,不更其所。」

虐政苛政

德政善政仁政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英语翻译

tyranny, despotic rule

德语翻译

tyrannie, régime despotique

词语拆字

『暴政』(bao|zheng|)同音词

  • 保正1.一保之长。
  • 保证①担保;担保做到:我们~提前完成任务。 ②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,不打折扣:~产品质量ㄧ~科研时间。 ③作为担保的事物:安定团结是我们取得胜利的~。
  • 暴征1.强行征收。 2.指横暴征收捐税。
  • 报蒸1.长幼不分,男女淫乱。 2.添水复蒸。
  • 报政1.陈报政绩。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:"周公卒﹐子伯禽固已前受封﹐是为鲁公。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﹐三年而报政周公。周公曰:'何迟也?'伯禽曰:'变其俗﹐革其礼﹐丧三年然后除之﹐故迟。'"后遂为地方官政绩卓著之典。 2.指任地方官。
  • 包拯北宋大臣。字希仁,庐州合肥(今属安徽)人。仁宗时,为龙图阁直学士。1056年知开封府,执法严峻,京中有“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”之语。后官至枢密副使。死后,谥孝肃。为封建时代清官的典型,他的事迹长期流传民间,演化为不少文艺作品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