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包拯

 [  bāo zhě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bāo zhěnɡ
  • ㄅㄠ ㄓㄥˇ
  • 包拯(999-1062)
  • qn rbi (999-1062)

词典解释

⒈  (999—1062) 北宋庐州合肥人,仁宗天圣年间进士。曾任监察御史、天章阁侍制、龙图阁直学士,官至枢密副使。他为官清正,刚直不阿,执法严峻,不徇私情,被旧的史书和小说渲染为少有的“清官”、“包青天

Bao Zheng;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人名。(西元998~1061)​字希仁,宋合肥人。性刚直,历官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。知开封府,办案严正,不避权贵,时人比其为「黄河清」。当时京师流传「关节不到,有阎罗包老」之语,为宋代有名的清官,卒谥孝肃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英语翻译

    Bao Zheng (999-1062)​, Northern Song official renowned for his honesty, modern day metaphor for an honest politician

    德语翻译

    Bao Zheng

    法语翻译

    Bao Qingtian (Eig, Pers, 999 - 1062)​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包拯』(bao|zheng|)同音词

    • 保正1.一保之长。
    • 保证①担保;担保做到:我们~提前完成任务。 ②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,不打折扣:~产品质量ㄧ~科研时间。 ③作为担保的事物:安定团结是我们取得胜利的~。
    • 暴征1.强行征收。 2.指横暴征收捐税。
    • 暴政指反动统治者残酷地剥削、镇压人民的政治措施。
    • 报蒸1.长幼不分,男女淫乱。 2.添水复蒸。
    • 报政1.陈报政绩。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:"周公卒﹐子伯禽固已前受封﹐是为鲁公。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﹐三年而报政周公。周公曰:'何迟也?'伯禽曰:'变其俗﹐革其礼﹐丧三年然后除之﹐故迟。'"后遂为地方官政绩卓著之典。 2.指任地方官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