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•阅读 4336
基本释义
- jiē lái zhī shí
- ㄐ一ㄝ ㄌㄞˊ ㄓ ㄕˊ
- 嗟來之食
- kua gu pp wyv
- 成语
词典解释
⒈ 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,有人在路上施舍饮食,对一个饥饿的人说“嗟,来食”,饥饿的人说,我就是不吃“嗟来之食”。终于不食而死(见于《礼记·檀弓》)。后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例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英a handout;
引证解释
⒈ 原指悯人饥饿,呼其来食。后多指侮辱性的施舍。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齐 大饥, 黔敖 为食於路,以待饿者而食之。有饿者蒙袂辑屨,贸贸然来。
引默敖 左奉食,右执饮,曰:‘嗟!来食。’扬其目而视之曰:‘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於斯也!’从而谢焉,终不食而死。”
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乐羊子妻》:“羊子 尝行路,得遗金一饼,还以与妻。妻曰:‘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 之水,廉者不受嗟来之食,况拾遗求利,以污其行乎!’”
唐 杨炯 《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》:“军井未建,如临 盗水 之源;军灶未炊,似对嗟来之食。”
毛泽东 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:“美国 人在 北平,在 天津,在 上海,都洒了些救济粉,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。太公钓鱼,愿者上钩。嗟来之食,吃下去肚子要痛的。”
亦省作“嗟来食”、“嗟食”。 清 陈睿思 《赠张永夫》诗:“途穷猒见俗眼白,饿死不食嗟来食。”
唐 李绅 《却到浙西》诗:“野悲扬目称嗟食,林极翳桑顾所求。”
国语辞典解释
⒈ 不敬之食。春秋时,齐国饥荒,黔敖于路旁设食施予穷人,因态度不佳而遭拒绝。典出也作「嗟来食」。
引《礼记·檀弓下》。后用以指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。唐·杨烱〈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〉:「军井未建,如临盗水之源,军灶未炊,似对嗟来之食。」《儿女英雄传·第二七回》:「只因他一生不得意,逼成一个激切行径,所以宁饮盗泉之水,不受嗟来之食。」
近义词、反义词
翻译
德语翻译
pitance distribuée avec mépris
法语翻译
verächtlich zugeworfenes Almosen (V, Sprichw)
词语拆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