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制狱

 [  zhì yù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ì yù
  • ㄓˋ ㄩˋ
  • 制獄
  • tgm qty

词典解释

⒈  断案。

⒉  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断案。

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不中於制狱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诏圣》:“《春秋》原罪,《甫刑》制狱。”
唐 元稹 《琵琶歌》:“今春制狱正撩乱,昼夜推囚心似灰。”

⒉  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。

《新唐书·狄仁杰传》:“会为 来俊臣 所构,捕送制狱。”
《宋史·张方平传》:“﹝ 张方平 ﹞尝荐 軾 为諫官。 軾 下制狱,又抗章为请。”
明 陆粲 《庚巳编·方学》:“江阴 士人 徐经 於主文者有夤缘,为 华给事中 昶 所奏,下制狱验问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制狱』(zhi|yu|)同音词

    • 雉宇1.指帝都的城郭。
    • 雉羽1.雉的羽毛。色泽鲜艳﹐古人服饰仪仗常用以为饰。 2.指代仪仗。
    • 值遇1.遭逢。
    • 墆鬻1.谓囤积并待价卖出。
    • 只语1.一句话。
    • 滞隅1.谓偏执一端。
    • 滞羽1.喻陷于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。
    • 滞育1. 昆虫等在生活史上的某一阶段发育缓慢或停止繁殖。
    • 滞郁1.凝聚,凝结;不活动。
    • 滞狱1.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