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的是

 [  de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e shì
  • ㄉ一ˊ ㄕˋ
  • 的是
  • r j

词典解释

⒈  确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确是。

《南史·庾仲文传》:“若言 仲文 有诚於国,未知的是何事。”
宋 贺铸 《点绛唇》词:“掩妆无语,的是销凝处。”
元 张弘范 《天净沙·梅梢月》曲:“黄昏低映梅枝,照人两处相思,那的是愁肠断时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十:“折倒威风,做哑妆聋。这的是黑爹爹性格温柔,今日里学得箇举止从容。”
清 袁枚 《随园诗话》卷五:“杨蟠 《金山》诗云:‘天末楼臺横 北固,夜深灯火见 扬州。’的是 金山,不可移易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确实是。

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·第三折》:「这的是败坏风俗,那一个敢为敢做!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德语翻译

    justement

    法语翻译

    tatsächlich (Adv)​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的是』(de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的识1.确切的认识。
    • 的实1.真实;确实;实在。
    • 的士方言。出租汽车、计程车。源于英语:的士司机|叫了一辆的士。
    • 德施1.德泽恩施。
    • 德士1.宋温州人林灵素,少从浮屠学,苦其师打骂,改当道士。后以方术为宋徽宗所宠,"欲废释氏以逞前憾",请改僧为德士。徽宗采纳其建议,遂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诏废佛。
    • 得失1.得与失。犹成败。 2.得与失。指利弊。 3.得与失。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。 4.得与失。特指赢利与亏本。 5.得与失。指是非曲直;正确与错误。 6.得与失。指好坏,优劣。 7.偏指失,过失。
    • 得时1.获得时机。 2.顺应天时;适合时令。 3.遇合机缘;行时走运。
    • 得实1.谓审案﹑察访等得其实情。语出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"皋陶为大理,平,民各伏得其实。"
    • 得使1.谓受教。 2.得用,使唤。
    • 得士1.谓使士人投奔﹑归附。亦谓得士人的心。 2.泛指获得贤士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