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得实

 [  dé sh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é shí
  • ˙ㄉㄜ ㄕˊ
  • 得實
  • tj pu

词典解释

⒈  谓审案、察访等得其实情。语出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皋陶为大理,平,民各伏得其实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审案、察访等得其实情。

语出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皋陶 为大理,平,民各伏得其实。”
《周书·明帝纪》:“自 周 有天下以来,虽经赦宥,而事跡可知者,有司宜即推穷。得实之日,但免其罪,徵备如法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待本院廉访得实,当有移文至彼知会,关取尔等到此明寃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治理讼狱得到实情。

《北史·卷九·周世宗明帝本纪》:「得实之日,免其罪,征备如法。」
《二刻拍案惊奇·卷四》:「待本院廉访得实,当有移文至彼知会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得实』(de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的识1.确切的认识。
    • 的实1.真实;确实;实在。
    • 的士方言。出租汽车、计程车。源于英语:的士司机|叫了一辆的士。
    • 的是1.确是。
    • 德施1.德泽恩施。
    • 德士1.宋温州人林灵素,少从浮屠学,苦其师打骂,改当道士。后以方术为宋徽宗所宠,"欲废释氏以逞前憾",请改僧为德士。徽宗采纳其建议,遂于宣和元年正月下诏废佛。
    • 得失1.得与失。犹成败。 2.得与失。指利弊。 3.得与失。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。 4.得与失。特指赢利与亏本。 5.得与失。指是非曲直;正确与错误。 6.得与失。指好坏,优劣。 7.偏指失,过失。
    • 得时1.获得时机。 2.顺应天时;适合时令。 3.遇合机缘;行时走运。
    • 得使1.谓受教。 2.得用,使唤。
    • 得士1.谓使士人投奔﹑归附。亦谓得士人的心。 2.泛指获得贤士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