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僻事

 [  pì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pì shì
  • ㄆ一ˋ ㄕˋ
  • 僻事
  • wnk gk

词典解释

⒈  邪僻之事。

⒉  不习见常用的故实;僻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邪僻之事。

汉 荀悦 《申鉴·杂言上》:“是故僻志萌,则僻事作。”

⒉  不习见常用的故实;僻典。

宋 许顗 《彦周诗话》:“然前辈 杨、刘、李、宋 最号知僻事,岂不知读《汉官仪注》而疑之耶?”
元 林坤 《诚斋杂记》卷上:“唐 末有 乔子旷 者,能诗,喜用僻事,时人谓之狐穴诗人。”
清 戴名世 《吴他山诗序》:“﹝君之诗﹞僻事以为奥,奇字以为古乎?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不正当的事。

汉·荀悦《申鉴·杂言上》:「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,僻事作则正塞。」

⒉  冷僻不常见不常闻的典故。

如:「此人做文章喜用僻事。」

僻典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词语拆字

『僻事』(pi|shi|)同音词

  • 辟士1.谓征召﹑任用人。
  • 辟世1.避世。谓逃避浊世﹐隐居不仕。
  • 譬使1.假如。
  • 譬释1.譬喻解释。
  • 僻嗜1.对某种事物有特异嗜好。
  • 丕时1.犹丕承。《书.君奭》:"其汝克敬德﹐明我俊民﹐在让后人于丕时。"曾运干正读:"丕时犹丕承也。《诗》:'帝命不时'﹐不时亦丕承。声相近。"一说﹐盛时。蔡沈集传:"他日在汝推逊后人于大盛之时。"
  • 批示对下级的书面报告批注意见:你们这个计划局长尚未批示。也指批示的意见:文件上有上级领导的批示。
  • 僻时1.犹言背时。
  • 披示1.揭示,显示。
  • 披视1.拨开来看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