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锡

 [  sān x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xī
  • ㄙㄢ ㄒ一
  • 三錫
  • dg qjq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。详“九锡”。

晋 陆云 《涉江》:“岂三锡之又晞,乃裔予於遐宾。”
明 张居正 《寿司寇王西石》:“翁今寿登七袠,太夫人垂及百龄,而以八座之尊,承欢膝下,三锡之服,绚烂庭前。”
明 徐渭 《代贺张相公启》:“赐物駢繁,直逾三锡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锡』(san|xi|)同音词

    • 三西1.指山西﹑江西﹑陕西。
    • 三牺1.三只纯色的牛。 2.指祭祀用的雁﹑鹜﹑雉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:"为六畜﹑五牲,三牺,以奉五味。"孔颖达疏引服虔云:"三牺,雁﹑鹜﹑雉。"一说指牛羊豕。
    • 三袭1.指三者相合。 2.三重。多指宫观的三重门。
    • 三细1.谓臣﹑子﹑妇。
    • 散席1.原指聚会结束,后专指宴席结束。
    • 散徙1.变动不定。 2.谓分散迁徙到各处。
    • 散戏1.戏剧演出结束,观众离开剧场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