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袭

 [  sān x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xí
  • ㄙㄢ ㄒ一ˊ
  • 三襲
  • dg dxye

词典解释

⒈  指三者相合。

⒉  三重。多指宫观的三重门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三者相合。

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而令德孝恭,非此其谁?且其梦曰:‘必 驩 之孙,实有 晋国。’其卦曰:‘必三取君於 周。’其德又可以君国,三袭焉。”
韦昭 注:“袭,合也。三合:德、梦、卦也。”

⒉  三重。多指宫观的三重门。

南朝 梁 沉约 《郊居赋》:“孤嶝横插,洞穴斜经;千丈万仞,三袭九成。”
唐 刘宪 《奉和幸三会寺应制》诗:“下輦登三袭,褰旒望九垓。”
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下·拂菻》:“王宫有三袭门,皆饰异宝。中门中有金巨称一,作金人立,其端属十二丸,率时改一丸落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袭』(san|xi|)同音词

    • 三西1.指山西﹑江西﹑陕西。
    • 三牺1.三只纯色的牛。 2.指祭祀用的雁﹑鹜﹑雉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:"为六畜﹑五牲,三牺,以奉五味。"孔颖达疏引服虔云:"三牺,雁﹑鹜﹑雉。"一说指牛羊豕。
    • 三锡1.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三种器物。
    • 三细1.谓臣﹑子﹑妇。
    • 散席1.原指聚会结束,后专指宴席结束。
    • 散徙1.变动不定。 2.谓分散迁徙到各处。
    • 散戏1.戏剧演出结束,观众离开剧场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