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无已

 [  wú y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ú yǐ
  • ㄨˊ 一ˇ
  • 無已
  • fq nn

词典解释

⒈  没有休止;不止。

诛求无已。

ceaseless;

⒉  不得已。

have to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倦,不怠。

《诗·魏风·陟岵》:“父曰:‘嗟!予子行役,夙夜无已。上慎旃哉,犹来无止!’”
郑玄 笺:“无已,无懈倦。”

⒉  无止境;无了时。

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夫以有尽之地,而逆无已之求,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。”
唐 李郢 《茶山贡焙歌》:“使君爱客情无已,客在金臺价无比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》:“司讞者苛责无已,不亦寃乎!”
毛泽东 《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》:“另外的错误观点,就是不顾人民困难,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,竭泽而渔,诛求无已。”

⒊  不得已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是谋非吾所能及也,无已,则有一焉。”
宋 岳珂 《桯史·选人戏语》:“无已,质诸夫子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六四回:“三藏 无已,只得笑吟一律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申氏》:“妻曰:‘无已,子其盗乎?’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无止、无尽。

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「夫以有尽之地,而逆无已之求,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。」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卷七·如是我闻一》:「司谳者苛责无已,不亦冤乎!」

⒉  不得已。

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「是谋非吾所能及也,无已,则有一焉!」
《西游记·第六四回》:「三藏无已,只得笑吟一律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无已』(wu|yi|)同音词

    • 呜咿1.象声词。
    • 呜邑1.见"呜唈"。
    • 呜唈1.亦作"呜邑"。亦作"呜悒"。 2.因悲哀﹑愤懑而抑郁气塞。 3.形容声音低沉凄切。
    • 呜悒1.见"呜唈"。
    • 勿已1.犹无已。不得已;不能止。
    • 芜荑1.木名。姑榆。叶果皮可入药,仁可做酱,味辛。又名无姑。
    • 芜翳1.犹芜没。 2.芜杂隐晦(多指文章)。
    • 莁荑1.即芜荑。
    • 物宜1.指事物的性质﹑道理﹑规律等。
    • 物议众人的议论(多指非议):有少数职员的女眷,便惹起了物议:“奇装异服,妖艳过市。”|谨慎从事,免遭物议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