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祈报

 [  qí bào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qí bào
  • ㄑ一ˊ ㄅㄠˋ
  • 祈報
  • pyr rb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祀社,春夏祈而秋冬报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祭有祈焉,有报焉。”郑玄注:“祈,犹求也。谓祈福祥、求永贞也,谓若获禾报社。”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祀社,春夏祈而秋冬报。

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祭有祈焉,有报焉。”
郑玄 注:“祈,犹求也。谓祈福祥、求永贞也,谓若穫禾报社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丙子,初令州县祀社稷,又令士民里閈相从立社。各申祈报,用洽乡党之欢。”
胡三省 注:“春夏祈而秋冬报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二种古代祭祀的典礼。指春耕时先举行祈求上天庇佑的仪式,秋收时则再举行酬答天地的仪式。

《晋书·卷一九·礼志上》:「太社为群姓祈报,祈报有时,主不可废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祈报』(qi|bao|)同音词

    • 奇抱1.非凡的抱负。
    • 奇薄1.数奇命薄。谓命运不好。
    • 起爆1. 即“引爆”,使引起爆炸。
    • 弃薄1.厌弃,鄙弃。
    • 启报1.禀报。
    • 凄薄1.寒凉。
    • 栖薄1.亦作"栖薄"。 2.留居,止息。
    • 七宝1.佛教语。七种珍宝。佛经中说法不一,如:《法华经》以金﹑银﹑琉璃﹑砗磲﹑码碯﹑真珠﹑玫瑰为七宝;《无量寿经》以金﹑银﹑琉璃﹑珊瑚﹑琥珀﹑砗磲﹑玛瑙为七宝;《大阿弥陀经》以黄金﹑白银﹑水晶﹑瑠璃﹑珊瑚﹑琥珀﹑砗磲为七宝;《恒水经》以白银﹑黄金﹑珊瑚﹑白珠﹑砗磲﹑明月珠﹑摩尼珠为七宝。 2.佛教语。七种王者之宝。《轮王七宝经》:"其王出时有七宝现。何等为七?所谓轮宝﹑象宝﹑马宝﹑主藏臣宝﹑主兵臣宝﹑摩尼宝﹑女宝。如是七宝随王出现。" 3.泛指多种宝物。 4.用以形容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。 5.比喻卓
    • 起剥1.驳运。剥,通"驳"。
    • 器抱1.气度,胸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