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嫡子

 [  dí zǐ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í zǐ
  • ㄉ一ˊ ㄗˇ
  • 嫡子
  • vyu bb

词典解释

⒈  正妻所生之子,多指嫡长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正妻所生之子,多指嫡长子。

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以 盾 为才,固请於公,以为嫡子,而使其三子下之。”
《孔子家语·曲礼公西赤问》:“公仪 仲子 嫡子死而立其弟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王公降袭次弟》:“亲王嫡子封郡王,郡王以下嫡子皆递降一等封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正室所生的长子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三回》:「天子乃先帝嫡子,初无过失,何得妄议废立?汝欲为篡逆耶?」

⒉  正室所生的儿子。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翻译

英语翻译

son of first wife

词语拆字

『嫡子』(di|zi|)同音词

  • 笛子1.我国横吹的管乐器﹐也叫横笛。用竹子制成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﹑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。
  • 底子1.基础。 2.犹底细。 3.底本;草稿。 4.花纹图案的衬托面。
  • 诋訾1.亦作"诋訿"。 2.毁谤﹔非议。
  • 诋訿1.见"诋訾"。
  • 地子1.唐代抵充百官职田的粟米。
  • 弟子①古代泛指弟和子: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(悌)。 ②学生: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。
  • 滴子1.下垂的珠串。
  • 帝子1.指娥皇﹑女英。传说为尧的女儿。 2.帝王之子。
(0)
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