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诋訾

 [  dǐ zī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ǐ zī
  • ㄉ一ˇ ㄗ
  • 詆訾
  • yqa hxy

词典解释

⒈  毁谤非议。

诋訾今古,高自位置。——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slander; defame; vilify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詆訿”。毁谤;非议。

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:“故其著书十餘万言,大抵率寓言也。作《渔父》、《盗跖》、《胠篋》,以詆訿 孔子 之徒,以明 老子 之术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詆,訐也……谓詆訐毁訾 孔子 也。”
《梁书·刘孝绰传》:“孝绰 少有盛名,而仗气负才,多所陵忽。有不合意,极言詆訾。”
宋 苏舜钦 《上范公参政书》:“念之无他术焉,必取众议而用之,则皆厌然而服,不復有所詆訾矣。”
清 沉德潜 《说诗晬语》卷下:“铁崖 乐府,詆訿者比於妖魅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诋訾』(di|zi|)同音词

    • 笛子1.我国横吹的管乐器﹐也叫横笛。用竹子制成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﹑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。
    • 嫡子1.正妻所生之子,多指嫡长子。
    • 底子1.基础。 2.犹底细。 3.底本;草稿。 4.花纹图案的衬托面。
    • 诋訿1.见"诋訾"。
    • 地子1.唐代抵充百官职田的粟米。
    • 弟子①古代泛指弟和子: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(悌)。 ②学生:先达德隆望尊,门人弟子填其室。
    • 滴子1.下垂的珠串。
    • 帝子1.指娥皇﹑女英。传说为尧的女儿。 2.帝王之子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