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三杰

 [  sān jié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sān jié
  • ㄙㄢ ㄐ一ㄝˊ
  • 三傑
  • dg so

词典解释

⒈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汉代的张良、韩信、萧何。

⒉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三国蜀的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。

⒊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唐代的宋璟、张说、源干曜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 汉 代的 张良、韩信、萧何。

《三国志·吴志·步骘传》:“近 汉高祖 擥三杰以兴帝业, 西楚 失雄俊以丧成功。”
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汉高祖项羽机会得失》:“汉高帝 尝与诸将论 汉 所以得天下,与 项羽 所以失天下,帝自谓能用三杰,而 项羽 不能用 范增,故得失异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学校》:“周 有十乱而国以兴, 汉 有三杰而基业以立。”

⒉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 三国 蜀 的 诸葛亮、关羽、张飞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“进围 成都 数十日, 璋 出降” 裴松之 注引《傅子》:“刘备 宽仁有度,能得人死力。

诸葛亮 达治知变,正而有谋,而为之相; 张飞、关羽 勇而有义,皆万人敌,而为之将,此三人者,皆人杰也。以 备 之略,三杰佐之,何为不济也。”

⒊  三位杰出的人物。指 唐 代的 宋璟、张说、源乾曜。

《新唐书·宋璟传》:“十七年,为尚书右丞相,而 张説 为左丞相, 源乾曜 为太子少傅,同日拜。有詔太官设饌,太常奏乐,会百官尚书省东堂。帝赋《三杰诗》自写以赐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三杰』(san|jie|)同音词

    • 三阶1.三层台阶。 2.星名。即三台星。 3.佛教宗派名。隋代信行创立。该宗把佛教分为正法﹑像法﹑末法三期,并认为当时已届末法时期,国土秽恶,人心邪劣,唯有忍辱苦行,普敬普信普施,庶可解脱,故又称普法宗。该宗屡遭朝廷禁止,唐以后不传。见《续高僧传》卷十七﹑十九。 4.官阶三级。
    • 三接1.谓三度接见。语本《易.晋》:"晋,康侯用锡马蕃庶,昼日三接。"孔颖达疏:"昼日三接者,言非惟蒙赐蕃多,又被亲宠频数,一昼之间,三度接见也。"后多以"三接"为恩宠优奖之典。宋范仲淹《贤不家食赋》:"敦三接而何善不臻,达四聪而无远勿访。"金朱之才《卧病有感二十韵》:"荀爽岁九迁,康侯日三接。"明杨慎《八月二日经筵纪事》诗:"晋昼延三接,尧旻达四聪。"一说,接读为捷,"三接"即三捷。高亨注:"接读为捷,战胜曰捷。此乃周初故事,康侯出征异国,俘马甚多,以献于王。其战也,一日三胜。"
    • 三节1.三恶人。指蚩尤﹑五观﹑殷纣。 2.三镇节度使。 3.三段。 4.旧俗称端午﹑中秋﹑春节为三节。旧时工商界多于三节结算账目。
    • 三戒寓言故事。唐代柳宗元作。由《临江之麋》、《黔之驴》、《永某氏之鼠》三篇组成。写麋、驴、鼠三种动物初因各种缘故得到保护或受到敬畏,后真相暴露,均被强者杀死。由此反映了现实中种种虚假丑恶势力的本质,并对其提出警告。文字短小精悍而波澜起伏,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。
    • 三界1.佛教指众生轮回的欲界﹑色界和无色界。见《俱舍论.世分别品》。 2.犹三届,三期。
    • 散阶1.指无固定职事的官员品阶。
    • 散节1.犹发节。谓季节开始。
    • 散解1.散落。 2.分散。
    • 彡姐1.西羌复姓。见《汉书.冯奉世传》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