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典式

 [  diǎn shì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diǎn shì
  • ㄉ一ㄢˇ ㄕˋ
  • 典式
  • maw aa

词典解释

⒈  典范,法式。

⒉  典礼,仪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典范,法式。
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孝文皇帝 始封外祖,因为典式,行之至今。”
唐 苏鹗 《杜阳杂编》卷下:“宣宗皇帝 英明俭德,器识高远,比在藩邸,常为诸王典式。”
明 李东阳 《三锡堂记》:“顾非文学之中选,才行之应格阶资之合典式,则不得与。”

⒉  典礼,仪式。

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凡朝廷制度,百官典式,多 劭 所立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若问以坟索之微言……军国社稷之典式,古今因革之异同,则怳悸自失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典式』(dian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电逝1.闪电似地行进。 2.似闪电之消失。
    • 典实1.典雅平实。 2.典故﹐史实。
    • 典祏1.指掌管宗庙神主之官。
    • 典史1.主管官吏。 2.官名。元始置﹐明清沿置﹐为知县下掌管缉捕﹑监狱的属官。如无县丞﹑主簿﹐则典史兼领其职。
    • 典视1.犹主管。
    • 典试1.主持考试之事。
    • 典誓1.《尚书》中《尧典》﹑《汤誓》等篇的并称。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。
    • 殿使1.帝王所派使者。
    • 殿屎1.亦作"殿?"。 2.愁苦呻吟。
    • 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,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,由皇帝亲自主持。参看〖科举〗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