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执正

 [  zhí zhènɡ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zhí zhènɡ
  • ㄓˊ ㄓㄥˋ
  • 執正
  • rvy ghd

词典解释

⒈  主持公道。

⒉  谓驳正,纠正。

⒊  谓秉公处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主持公道。

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使人主执正持平,如从绳準高下。”
《南史·王镇之传》:“后为御史中丞,执正不挠,百僚惮之。”

⒉  谓驳正,纠正。

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献帝纪上》:“臣下懦弱,莫敢执正 夏侯 之议。”
《隋书·骨仪传》:“时刑部尚书 卫玄 兼领 京兆 内史,颇行诡道,輒为 仪 所执正。”

⒊  谓秉公处治。

《新唐书·张镒传》:“遂执正其罪, 纵 得流, 鎰 贬 抚州 司户参军。”
《明史·唐龙传》:“吏坐狱不穷竟去者数十人, 龙 独执正 东山 罪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执正』(zhi|zheng|)同音词

    • 至正1.最中正之道。 2.最正常。
    • 至政1.极清明的政治。 2.极力施行政治教化。
    • 知证1.作证。
    • 知政1.为政。谓主持政务。 2.明察政事。
    • 执争1.亦作"执挣"。 2.坚持己见,不妥协。 3.口角;争吵。
    • 执挣1.见"执争"。
    • 执证1.对证。
    • 执政1.掌管国家政事。 2.掌握国家大权的人。 3.主管某一事务的人。犹执事。 4.宋金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。 5.北洋军阀时期的官职名。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,皖系军阀段祺瑞组织临时政府,任"执政"。 6.执正,主持正义。
    • 致政①官吏将执掌的政权交还国君:周公属籍致政。 ②犹致仕,退职:致政大夫。
    • 指正①指出并改正错误: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。 ②指教订正:请读者指正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