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徽识

 [  huī shí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huī shí
  • ㄏㄨㄟ ㄕˊ
  • 徽識
  • tmgt ykw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,形似小旌旗。

⒉  泛指标志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,形似小旌旗。 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“司常掌九旗之物名,各有属以待国事” 汉 郑玄 注:“属谓徽识也。

《大传》谓之徽号。今城门僕射所被及亭长著絳衣,皆其旧象。”
贾公彦 疏:“‘属谓徽识也’者,谓在朝在军所用小旌,故以属言之。”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“扬徽者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徽识,制如旌旗,书其所任之官与姓名於上,被之於背,以备其死,知是谁之尸也。”

⒉  泛指标志。

苏曼殊 《遯迹记》:“恶兽女体,头上插花,以为徽识。”
郭沫若 《十年建国增徽识·北京站》诗:“十年建国增徽识,七月工程树典型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徽识』(hui|shi|)同音词

    • 虺螫1.毒蛇咬。比喻被谗人诬陷。
    • 缋事1.绘画之事。
    • 惠施1.犹恩惠。 2.布施;施恩。
    • 辉石1.闪光的石头。 2.矿物。成分是含铁﹑钙﹑镁﹑锰等的硅酸盐,粒状或柱状,灰色﹑浅黄色﹑绿色或黑色,有玻璃光泽,质地脆,是火成岩的主要成分之一,分布很广。
    • 毁室1.语本《诗.豳风.鸱鸮》:"鸱鸮鸱鸮﹐既取我子﹐无毁我室。"后以"毁室"喻国家残破。
    • 挥师指挥军队:~北上。
    • 诲示1.教导晓示。 2.常用以敬称对方的书信。
    • 悔事1.引以为憾的事。
    • 讳饰1.隐瞒掩饰。
    • 绘事〈书〉关于绘画的事情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