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乌府

 [  wū fǔ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ū fǔ
  • ㄨ ㄈㄨˇ
  • 烏府
  • tnn ow

词典解释

⒈  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'朝夕乌'。”后因称御史府为“乌府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因称御史府为“乌府”。

《汉书·朱博传》:“是时御史府吏舍百餘区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‘朝夕乌’。”
唐 林宽 《寄省中知己》诗:“门掩清曹晚,静将乌府邻。”
宋 苏轼 《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》诗:“乌府先生铁作肝,霜风捲地不知寒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》诗:“落照辞乌府,秋风散赤墀。”

国语辞典解释

⒈  语本御史府的别称。

《汉书·卷八三·朱博传》:「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。」
宋·苏轼〈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〉诗:「乌府先生铁作肝,霜风卷地不知寒。」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乌府』(wu|fu|)同音词

    • 吴服1.泛指吴地。服,王畿以外的地方。 2.吴地的服装。
    • 武夫①武士,勇武的人:纠纠武夫。 ②军人:一介武夫。
    • 武符1.即虎符。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。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。
    • 乌腹1.见"乌肠"。
    • 伍符1.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 2.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 3.指军队。
    • 五凫1.土质较硬的下等土壤。
    • 五服1.古代王畿外围,以五百里为一区划,由近及远分为侯服﹑甸服﹑绥服﹑要服﹑荒服,合称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《书.益稷》:"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。"孔传:"五服,侯﹑甸﹑绥﹑要﹑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。"又周称侯﹑甸﹑男﹑采﹑卫为五服。见《书.康诰》。 2.古代天子﹑诸侯﹑卿﹑大夫﹑士五等服式。 3.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。 4.谓高祖父﹑曾祖父﹑祖父﹑父亲﹑自身五代。
    • 五浮1.细润的上等土壤。
    • 五福1.五种幸福。 2.神名。赐福之神。
    • 五府1.指周代的太府﹑玉府﹑内府﹑外府﹑膳府。 2.即明堂。 3.古代五官署的合称。所指不一。 4.传说中的仙人居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