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大全

伍符

 [  wǔ fú  ]

基本释义

  • wǔ fú
  • ㄨˇ ㄈㄨˊ
  • 伍符
  • wgg twf

词典解释

⒈  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

⒉  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

⒊  指军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

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:“夫士卒尽家人子,起田中从军,安知尺籍伍符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伍符者,命军人伍伍相保,不谷姦诈。”

⒉  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

清 钱谦益 《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王弘祖授承德郎》:“稽京营积年之额,覈班军累岁之餉,尺籍伍符之必计,而一粒一鍰之不遗。”
马建忠 《上李伯相论漠河开矿事宜禀》:“计名授地,悉准营制……召募之众,法亦如之,使伍符尺籍按册可稽。”

⒊  指军队。

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》:“重喜登贤苑,方日佐伍符。”
宋 曾巩 《节相制》:“逮后王之更造开阡陌以居民,隶伍符者,身不受于一廛,仗齐鉞者,位不连于九棘。”
明 方孝孺 《书夷山稿序后》:“吾观 四明 蔡先生 羈寓数千里外,在尺竹伍符中而放笔为诗。”

近义词、反义词

    翻译

    词语拆字

    『伍符』(wu|fu|)同音词

    • 吴服1.泛指吴地。服,王畿以外的地方。 2.吴地的服装。
    • 武夫①武士,勇武的人:纠纠武夫。 ②军人:一介武夫。
    • 武符1.即虎符。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。唐人避唐高祖之祖李虎讳改。
    • 乌府1.《汉书.朱博传》:"是时御史府吏舍百余区,井水皆竭;又其府中列柏树,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,晨去暮来,号曰'朝夕乌'。"后因称御史府为"乌府"。
    • 乌腹1.见"乌肠"。
    • 五凫1.土质较硬的下等土壤。
    • 五服1.古代王畿外围,以五百里为一区划,由近及远分为侯服﹑甸服﹑绥服﹑要服﹑荒服,合称五服。服,服事天子之意。《书.益稷》:"弼成五服,至于五千。"孔传:"五服,侯﹑甸﹑绥﹑要﹑荒服也。服,五百里。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。"又周称侯﹑甸﹑男﹑采﹑卫为五服。见《书.康诰》。 2.古代天子﹑诸侯﹑卿﹑大夫﹑士五等服式。 3.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。 4.谓高祖父﹑曾祖父﹑祖父﹑父亲﹑自身五代。
    • 五浮1.细润的上等土壤。
    • 五福1.五种幸福。 2.神名。赐福之神。
    • 五府1.指周代的太府﹑玉府﹑内府﹑外府﹑膳府。 2.即明堂。 3.古代五官署的合称。所指不一。 4.传说中的仙人居所。
    (0)
    纠错/补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