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吾家嫁我兮天一方

诗句
吾家嫁我兮天一方
拼音
 wú jiā jià wǒ xī tiān yī fāng
平仄
平平仄仄平平仄平
韵脚
下平七阳
下一句
远托异国兮乌孙王

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」出自:《悲秋歌》

吾家嫁我兮天一方,远托异国兮乌孙王。
穹庐为室兮毡为墙,以肉为食兮酪为浆。
居常土思兮心内伤,愿为黄鹄兮归故乡。

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」作者:

乌孙公主刘细君,汉室宗亲。西汉江都王刘建之女,本名细君。元鼎二年,汉武帝为抗击匈奴,派出使乌孙国,乌孙王昆弥愿与汉通婚。原为闲臣之女,忽为荣耀公主身。武帝钦命细君和亲乌孙,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,以解遥途思念之情,此乐器便是“阮&r…

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」辞典释义

◎ 吾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吾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4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訛胡切,音梧。【說文】我自稱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吾,我也。【左傳·桓六年】我張吾三軍,而被吾甲兵。【楚辭·九章註】朱子曰:此篇多以余吾稱,詳其文意,余平而吾倨也。
【廣韻】御也。執金吾,官名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中尉,秦官,武帝太初元年,更名執金吾。【註】師古曰:金吾,鳥名也,主辟不祥。天子出行,職主先導,以禦非常,故執此鳥之象以名官。
【後漢·百官志】執金吾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,月三繞行宮外,及主兵器。吾猶禦也。【註】應劭曰:執金革,以禦非常。
【集韻】棒名。【古今注】金吾,車輻棒也。漢官執金吾,吾,止也,執金革禦非常也,以銅爲之,黃金塗兩末謂之金吾,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。○按顏應二說,及古今注凡三義,各不相同,今存之。
昆吾,國名。【詩·商頌】昆吾夏桀。【箋】已姓。
地名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武帝廣開上林,南至宜春鼎湖,御宿昆吾。【註】晉灼曰:昆吾,地名,有亭。
鍾吾,國名。漢爲司吾縣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七年】公子燭庸奔鍾吾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東海郡司吾縣。
番吾,番音蒲,卽漢蒲吾縣。【史記·蘇秦傳】秦甲渡河踰漳,據番吾。【註】徐廣曰:常山有蒲吾縣。正義曰:疑古番吾公邑也。
余吾,蠡吾,朱吾,已吾,皆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上黨郡余吾縣,涿郡蠡吾縣,日南郡朱吾縣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留郡已吾縣。
伊吾,地名。【後漢·西域傳】伊吾,舊膏腴之地。
余吾,水名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北橋余吾。【註】師古曰:於余吾水上作橋。
【正字通】伊吾,除哦聲,亦作咿唔。
姓。【廣韻】漢有廣陵令吾扈。
複姓。五氏,徐吾以鄕爲氏。鍾吾,昆吾以國爲氏。由吾,由余之後。
古有肩吾子,隱者。
【正字通】借爲支吾。與枝梧通。
【集韻】【類篇】牛居切,音魚。【晉語】暇豫之吾吾。【註】吾讀如魚,吾吾,不敢自親之貌。
山名。【史記·河渠書】功無已時兮吾山平。【註】徐廣曰:東郡東阿有魚山,或者是乎。
【廣韻】五加切【集韻】牛加切,音牙。允吾,縣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金城郡允吾縣。【註】應劭曰:允吾,音鈆牙。
【讀書通】童通作吾。【管子·海王篇】吾子食鹽二升少半。【註】吾子,謂小男小女也。【正字通】古本管子作童。

◎ 家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宀】家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古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居牙切,音加。【說文】家居也。【爾雅】戸牖之閒謂之扆。其內謂之家。【詩·周南】宜其室家。【註】家謂一門之內。
婦謂夫曰家。【孟子】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。
一夫受田百畝,曰夫家。【周禮·地官】上地家七人,中地家六人,下地家五人。【註】有夫有婦,然後爲家。
大夫之邑曰家,仕於大夫者曰家臣。【左傳·襄二十九年】大夫皆富,政將在家。
天家,天子之稱。【蔡邕·獨斷】天子無外,以天下爲家。
居其地曰家。【史記·陸賈傳】以好畤田地,善往家焉。
著述家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表章六經,罷黜百家。
【太史公自序】成一家之言。
家人,易卦名。
姓。漢劇令家羨,宋家鉉翁。
【集韻】古胡切,音姑。【詩·豳風】予未有室家。叶上据荼。
【小雅】復我邦家。叶上居樗。
與姑同。大家,女之尊稱。漢曹世叔之妻班昭稱大家,卽超妹。
叶古俄切,音歌。【古雉朝飛操】我獨何命兮未有家,時將暮兮可奈何。
【孔臧·蓼賦】苟非德義,不以爲家。安逸無心,如禽獸何。
叶古暮切,音固。【焦氏·易林】三足孤鳥,靈明爲御。司過罰惡,自殘其家。【說文】从宀,豭省聲。周伯溫曰:豕居之圈曰家,故从宀从豕。後人借爲室家之家。○按《六書故》作①,人所合也。从㐺,三人聚宀下,①之義也。乑古族字,乑譌爲豕,《說文》謂从豭省,無義。①字从宀从㐺,或从宀从乑。乑字从亻从人人,與㐺形近。

◎ 嫁的意思

【丑集下 • 女】嫁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10

【廣韻】古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迓切【正韻】居亞切,音駕。【說文】女適人也。一曰家也,故婦人謂嫁曰歸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家而出,謂之嫁。【禮·內則】女子二十而嫁。【曲禮】女子許嫁纓。【註】繫以纓,示有所繫屬也。【周禮·地官】媒氏禁夫嫁殤者。訂義:謂以死者求夫也。
往也。【列子·天瑞篇】列子居鄭圃四十年,人無識者,將嫁于衞。
推惡于人曰嫁。【史記·趙世家】平陽君豹曰:是欲嫁禍于趙也。

◎ 我的意思

【卯集中 • 戈】我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3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五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語可切,俄上聲。【說文】施身自謂也。【廣韻】已稱也。
稱父母國曰我,親之之詞。【春秋·隱八年】我人祊。
姓。古賢人,著書名我子。
【說文】或說我,頃頓也。○按頃頓,義與俄同。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,存考。
【韻補】叶與之切,音台。【揚子·太經】出我入我,吉凶之魁。【註】我音如台小子之台。
叶阮古切,音五。【張衡·鮑德誄】業業學徒,童蒙求我。濟濟京河,實爲西魯。,篆文我。

◎ 兮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八】兮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胡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弦雞切,音奚。【說文】語有所稽也。从丂八,象氣越丂也。【徐曰】爲有稽考,未便言之。言兮則語當駐,駐則氣越丂也。【增韻】歌辭也。
通作猗。【書·秦誓】斷斷猗,大學引作兮。【莊子·大宗師】我猶爲人猗。
與侯通。【史記·樂書】高祖過沛,詩三侯之章。【註】索隱曰:沛詩有三兮,故曰三侯,卽大風歌。【韻會】歐陽氏曰:俗作〈丷下丅〉。

◎ 天的意思

【丑集下 • 大】天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1

〔古文〕兲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年切,腆平聲。【說文】顚也。至高在上,从一大也。【白虎通】鎭也,居高理下,爲物鎭也。【易·說卦】乾爲天。【禮·禮運】天秉陽,垂日星。荀子曰:天無實形,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。邵子曰:自然之外別無天。【程子遺書】天之蒼蒼,豈是天之形。視下亦復如是。【張子正蒙】天左旋,處其中者順之,少遲則反右矣。【朱子·語類】離騷有九天之說,諸家妄解云有九天。據某觀之,只是九重。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,裏面重數較軟,在外則漸硬,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,那裏轉得愈緊矣。○按天形如卵白。細察卵白,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,第八重白膜稍硬,最後九重便成硬殻。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。今西洋曆說,天一層緩似一層,此七政退旋,所以有遲速也。
星名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天,根氐也。【周語】天根見而水涸。
古帝號。葛天氏,見【疏仡紀】。
神名。【山海經】形天與帝爭神,帝斷其首,乃以乳爲目,臍爲口,操干戚以舞。形一作。【陶潛詩】天舞干戚,猛志故常在。或作獸名,非。
地名。【蜀地志】蜀卭僰山後四野,無晴日,曰漏天。【杜甫詩】地近漏天終歲雨。
山名。【九州要記】凉州古武城有天山,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。一曰在伊州。【註】天山,卽祁連山。
天,樂名。鈞天廣樂,見【史記·趙世家】。
署名。【唐六典】內閣惟祕書閣,宏壯曰木天。今翰林院稱木天署。
景天,草名。【陶弘景曰】以盆盛,置屋上,辟火灾。
髡。【易·暌】其人天且劓。
姓。漢長社令天高。見【姓苑】。○按先韻,古與眞文通,故天字皆从鐵因反。考之經史皆然,惟《易》六位時成,時乘六龍以御天,與庚靑通耳。《正字通》謂,至尊莫如天,天以下又莫如君父,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,所論頗正大。,武后所造天字,似篆文天。

◎ 一方的意思

⒈  一边。多指远处。

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郑玄 笺:“在大水之一边,假喻以言远。”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方犹边也,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。”
三国 魏 曹丕 《与吴质书》:“今果分别,各在一方。”
宋 范成大 《送王仲显赴琼筦》诗:“十年五别岁月老,一方万里音尘稀。”

⒉  一处。指所居住的地方。

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:“民之无良,相怨一方,受爵不让,至於己斯亡。”
郑玄 笺:“无善心之人,则徙居一处怨恚之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六五回:“经上言三千诸佛,想不是在一方;似 观音 在 南海,普贤 在 峨眉,文殊 在 五台。”
清 顾炎武 《与人书》之一:“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难成;久处一方,则习染而不自觉。”

⒊  一个方面;一带地方。

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於外官,不足以亢一方之任。”
《南齐书·竟陵王子良传》:“齐 有天下日浅,恩洽未布,一方或饥,当加优养。”
宋 欧阳修 《乞奖用孙沔札子》:“其养练士卒,招抚蕃夷,恩信著於一方,至今边人思之。”
《古今小说·张道陵七试赵昇》:“所以一方惧怕,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,赤身绑缚,送到庙中。”
陈沂 《奔袭刘黑七》:“我这下子活捉了他,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,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。”

⒋  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鲍人》:“信而直,则取材正也;信之而枉,则是一方缓、一方急也。若苟一方缓、一方急,则及其用也,必自其急者先裂。”
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理者,精玄之妙,不可以一方行也;律者,幽理之奥,不可以一体守也。”
宋 曾巩 《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》:“况於时异事殊,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,泥於一偏之跡哉?”

⒌  一种;一类。

《慎子·民杂》: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,尽包而畜之,无能去取焉。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,故所求者无不足也。”
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以死生为一化,以万物为一方。”
高诱 注:“方,类也。”
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其有一介之善,一方之艺,居接士之馆。”

⒍  犹言一种方法。

《吕氏春秋·君守》:“今之为车者,数官然后成。夫国岂特为车哉,众智众能之所持也,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。”
高诱 注:“方,道也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养气》:“虽非胎息之迈术,斯亦卫气之一方也。”

⒎  一种配方或药方。

《南齐书·虞悰传》:“悰 善为滋味,和齐皆有方法……上就 悰 求诸饮食方, 悰 秘不肯出。上醉后,体不快, 悰 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七九回:“朕得一疾,缠绵日久不愈。幸国丈赐得一方,药饵俱已完备,只少一味引子。”

⒏  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。

唐 李贺 《北中寒》诗:“一方黑照三方紫, 黄河 冰合鱼龙死。”

⒐  数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。

唐 曹松 《碧角簟》诗:“八尺碧天无点翳,一方青玉絶纤尘。”
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一折:“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,买一方肉。”
元 曾瑞 《留鞋记》第四折:“将绣花鞋一隻、香罗帕一方,揣在小生怀内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湘事记·军事篇二》:“其时都督印信未刊,随取草纸一方,上书都督 焦 临时命令,委任某为标统,某为营官,下盖四正小印。”
臧克家 《罪恶的黑手》诗二:“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,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。”

⒑  数量词。用于田地、土地。

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榆白杨》:“种榆法:於其地畔种者,致雀损穀;既非丛林,率多曲戾;不如割地一方种之。”
唐 王建 《上田僕射》诗:“一方新地隔河烟,曾接诸生听管絃。”
宋 张载 《经学理窟·周礼》:“井田亦无他术,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,使人受一方,则自是均。”

⒒  数量词。指一个方形,犹言一片。

唐 李端 《送从叔赴洪州》诗:“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。”
唐 刘禹锡 《生公讲堂》诗:“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。”

⒓  宋 代《方田法》,以东西南北各千步,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。见《宋史·食货志上二》及《文献通考·田赋四》。

⒔  一面。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。
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·关于知识阶级》:“至于诸君,是与旧的不同,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,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,一方做工,这是新的境遇。”

⒕  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。

孙中山 《民族主义》第四讲:“在战争的两方面,一方叫做协商国,一方叫做同盟国。”

⒖  一万的隐语。详“一干一方”。

总述:诗句吾家嫁我兮天一方出自《悲秋歌》。作者是汉朝诗人刘细君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