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何况地上身

诗句
何况地上身
拼音
 hé kuàng dì shàng shēn
平仄
平仄仄仄平
韵脚
上平十一真
上一句
天上犹有碍

「何况地上身」出自: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》

昔在京城心,今在吴楚末。千山道路险,万里音尘阔。
天上参与商,地上胡与越。终天升沉异,满地网罗设。
心有无眹环,肠有无绳结。有结解不开,有环寻不歇。
山岳移可尽,江海塞可绝。离恨若空虚,穷年思不彻。
生莫强相同,相同会相别。
襄阳大堤绕,我向堤前住。烛随花艳来,骑送朝云去。
万竿高庙竹,三月徐亭树。我昔忆君时,君今怀我处。
有身有离别,无地无岐路。风尘同古今,人世劳新故。
人亦有相爱,我尔殊众人。朝朝宁不食,日日愿见君。
一日不得见,愁肠坐氛氲。如何远相失,各作万里云。
云高风苦多,会合难遽因。天上犹有碍,何况地上身

「何况地上身」作者:
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阳一带)人。幼年丧父,家境比较贫困。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,明经及第。唐宪宗元和初,应制策第一,任左拾遗,历监察御史等职。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,得罪权贵,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。他…

「何况地上身」辞典释义

◎ 何况的意思

⒈  亦作“何况”。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。见“何况”。

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昔 殷 民近迁 洛邑,且犹怨望,何况去中土之肥饶,寄不毛之荒极乎?”
南朝 宋 何承天 《雉子游原泽》诗:“卿相非所盼,何况於千金。”
唐 元稹 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》诗之三:“云高风苦多会合难遽因天上犹有碍何况地上身。”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上:“刘备 言曰:‘功劳皆是咱军,无功军得赏,何况咱军?’”
冰心 《关于女人·我的学生》:“物力还应当爱惜,何况人力?”

◎ 地上的意思

⒈  陆地上。

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冬日至,於地上之圜丘奏之……夏日至,於泽中之方丘奏之。”
亦指地面上。 唐 李白 《静夜思》诗:“牀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鸭的喜剧》:“小鸭也诚然可爱,遍身松花黄,放在地上,便蹒跚的走,互相招呼,总是在一处。”

⒉  指人间,阳世。

《墨子·兼爱下》:“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,譬之犹駟驰而过隙也。”
《汉书·周亚夫传》:“廷尉责问曰:‘君侯欲反何?’ 亚夫 曰:‘臣所买器,乃葬器也,何谓反乎?’吏曰:‘君纵不欲反地上,即欲反地下耳。’”
宋 苏舜钦 《吴江亭上对月》诗:“不疑身世在地上,祗恐槎去触斗牛。”

◎ 身的意思

【酉集中 • 身】身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失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升人切,音申。【說文】躬也,象人之身。【爾雅·釋詁】我也。【疏】身,自謂也。【釋名】身,伸也。可屈伸也。【廣韻】親也。【九經韻覽】軀也。總括百骸曰身。【易·艮卦】艮其身。
【繫辭】近取諸身。【書·伊訓】檢身若不及。【孝經·開宗明義章】身體髮膚,受之父母。
【詩·大雅】大任有身。【傳】身,重也。【箋】重爲懷孕也。【疏】以身中復有一身,故言重。
告身。【唐書·選舉志】擬奏受皆給以符,謂之告身。
【史記·西南夷傳】身毒國。【註】索隱曰:身音捐。
【韻補】叶尸連切。【楊方·合歡詩】我情與子合,亦如影追身。寢共織成被,絮用同功綿。

总述:诗句何况地上身出自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