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独留巧思传千古

诗句
独留巧思传千古
拼音
 dú liú qiǎo sī chuán qiān gǔ
平仄
仄平仄平平平仄
韵脚
上声七麌
上一句
东西大道锁轻舟
下一句
长与蒲津作胜游

「独留巧思传千古」出自:《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》

万里谁能访十洲,新亭云构压中流。河鲛纵玩难为室,
海蜃遥惊耻化楼。左右名山穷远目,东西大道锁轻舟。
独留巧思传千古,长与蒲津作胜游。

「独留巧思传千古」作者:

李商隐(813-858),字义山,号玉谿生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县)人。出身于没落的小官僚家庭。十七岁时就受到牛僧孺党令孤楚的赏识,被任为幕府巡官。二十五岁时,受到令孤楚的儿子令孤绹的赞誉,中进士。次年受到李德裕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的宠爱,…

「独留巧思传千古」辞典释义

◎ 独的意思

【巳集下 • 犬】独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1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谷切【正韻】杜谷切,音犢。【說文】犬相得而。从犬蜀聲。羊爲羣,犬爲獨也。
獸名。【埤雅】顏從曰:獨一叫而猨散,鼉一鳴而龜伏。或曰鼉鳴夜,獨叫曉。獨,猨類也。似猨而大,食猨。今俗謂之獨猨。蓋猨性羣,獨性特,猨鳴三,獨叫一,是以謂之獨也。
獨,獸名。詳前字註。
【廣韻】單獨。【詩·小雅】哀此惸獨。【傳】獨,單也。【又】念我獨兮。【爾雅·釋山】獨者蜀。【疏】蟲之孤獨者名蜀,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一蜀也。南楚謂之獨。
山名。【山海經】獨山,多金玉美石。
【廣韻】複姓有獨孤氏。【後魏書】西方獨孤渾氏,後攺爲杜氏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明獨立,獨善。

◎ 留的意思

【午集上 • 田】留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5

【正字通】俗畱字。

◎ 巧的意思

【寅集中 • 工】巧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2

〔古文〕丂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苦絞切,敲上聲。【說文】技也。【廣韻】能也,善也。【韻會】機巧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天有時,地有氣,材有美,工有巧。合此四者,然後可以爲良。【山海經】義均始爲巧,倕始作下民百巧。
【增韻】拙之反。【韻會】黠慧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大巧若拙。【淮南子·主術訓】是故有大略者,不可責以捷巧。
【廣韻】好也。【詩·衞風】巧笑倩兮
【韻會】射者工于命中曰巧。【孟子】知譬則巧也。
【廣韻】僞也。【詩·小雅】巧言如簧,顏之厚矣。【傳】出言虛僞,而不知慚於人。【禮·月令】毋或作淫巧。【註】淫巧,謂僞飾不如法也。
【廣韻】苦敎切。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口敎切,敲去聲。義同。
叶去九切,音糗。【前漢·司馬遷傳】聖人不巧,時變是守。

◎ 思的意思
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思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
〔古文〕恖【廣韻】息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新兹切【正韻】息移切,音司。【說文】睿也。【書·洪範】思曰睿。【六書總要】念也,慮也,繹理爲思。
願也。【詩·大雅】思皇多士。【箋】願也。【正義曰】以意之所思,必情之所願也。
語巳辭。【詩·周南】不可泳思
【大雅】神之格思。
語起辭。【詩·大雅】思齊太任。
【魯頌】思樂泮水。
【諡法】謀慮不愆曰思。
州名。楚黔中地,唐置思州,以思邛水得名。
姓。以諡爲氏,明有思志道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相吏切,音四。【揚雄·甘泉賦】儲精垂思。
悲也。【詩·小雅】䑕思泣血。【註】思,去聲,䑕思,哀以思。言悲也。
【書·堯典】欽明文思。【註】道德純備謂之思。【音義】思,息嗣反。
如字。
叶相居切,音須。【徐幹·室思詩】妾身雖在遠,豈違君須臾。旣厚不中薄,想君時見思。
叶桑才切,音腮。多鬚貌。【左傳·宣二年】宋城者謳曰:于思于思,棄甲復來。
念也。【易·咸卦】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【詩·邶風】莫往莫來,悠悠我思。【說文】从心囟聲。囟頂門骨空,自囟至心,如絲相貫不絕。

◎ 传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传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11

【廣韻】直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重緣切,音椽。轉也。【左傳·莊九年】公喪戎路,傳乗而歸。【註】戎路,兵車。傳乗,乗他車。【釋文】傳,直專反。
丁戀反。
【正韻】授也,續也,布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訓方氏】誦四方之傳道。【註】傳說往古之事也。讀平聲。
【禮·曲禮】七十曰老而傳。【註】倦勤,傳家事于子也。
【禮·內則】父母,舅姑之衣衾,簟席枕几不傳。【註】移也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株戀切,專去聲。傳舍。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人所止息,去者復來。轉,相傳無常主也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註】高陽傳舍。
【說文】遽也,驛遞曰傳。【禮·玉藻】士曰傳遽之臣。【註】驛傳車馬,所以供急遽之令,士賤而給役使,故自稱如此。
古者以車駕馬,乗詣京師,謂之傳車。後又置驛騎,用單馬乗之,若今之遞馬。凡四馬高足爲置傳,四馬中足爲馳傳,四馬下足爲乗傳,一馬二馬爲軺傳。漢律,諸當乗傳及發駕置傳者,皆持尺五寸木傳信,封以御史大夫印章,其乗傳參封之。參,三也。有期會絫封兩端,端各兩封,凡四封。乗置馳傳五封之,兩端各二,中央一軺,傳兩馬再封之,一馬一封,以馬駕軺車而乗傳,曰一封軺傳。
關傳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關】凡所達貨賄,則以節傳出之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【註】張晏曰:信也,若今過所也。如淳曰:兩行書繒帛,分持其一,出入關,合之乃得過,謂之傳。師古曰:今或用棨刻木爲合符。【後漢·蕃傳】投傳而去。【註】符也。丁戀切。【釋名】傳,轉也。轉移所在,執以爲信也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柱戀切,音瑑。訓也。賢人之書曰傳。
紀載事迹以傳於世亦曰傳,諸史列傳是也。【釋名】傳,傳也。以傳示後人也。
續也。【孟子】傳食於諸侯。
叶重倫切,音。【前漢·敘傳】帝庸親親,厥國五分,德不堪寵,四支不傳。◎按諸字書傳本有直攣、知戀、直戀三切,《廣韻》分析極細,《正韻》因之。然歷考經史註疏,驛傳之傳,平、去二音可以互讀,至傳道、傳聞、傳授之傳,乃一定之平聲,紀載之傳,一定之去聲。此音之分動靜,不可易者也。《正字通》專闢動靜字音之說,每於此等處,爲渾同之說以亂之,此斷斷不可从者。
按《廣韻》二仙,傳,直攣切,音椽,又持戀,丁戀二切。三十三線,傳,直戀切,卽持戀切。知戀切,卽丁戀切。丁戀切蓋用交互門法,不如用音和知戀切爲安也。

◎ 千古的意思

⒈  久远的年代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睢水四》:“追芳昔娱,神游千古,故亦一时之盛事。”
唐 李白 《丁都护歌》:“君看石 芒 碭,掩泪悲千古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金山寺》诗:“谁言 张处士,雄笔映千古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王西庄之贪》:“贪鄙不过一时之嘲,学问乃千古之业。”
朱德 《悼左权同志》诗:“太行 浩气传千古,留得 清漳 吐血花。”

⒉  引申为具有长远存在的价值。
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自此以后, 北宋 诸公皆奉 杜 为正宗,而 杜 之名遂独有千古。”
清 陈廷焯 《白雨斋词话》卷八:“南宋 诸名家,大旨亦不悖於 温 韦,而各立门户,别有千古。”

⒊  指历史知识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胸中博览五车,腹内广罗千古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仙人岛》:“王 初以才名自詡,目中实无千古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哭陈太仆》诗:“早读兵家流,千古在胸臆。”

⒋  死的婉辞,表示永别、不朽的意思,常用于挽联、花圈等的上款。

《新唐书·薛收传》:“卒,年三十三。王哭之慟,与其从兄子 元 敬 书曰:‘吾与 伯褒 共军旅间,何尝不驱驰经略,款曲襟抱,岂期一朝成千古也。’”
宋 叶适 《赠夏肯甫》诗:“忽传千古信,虚抱一生疑。”
清 沉涛 《瑟榭丛谈》卷下:“尝慨志乘失修,义烈事多湮没弗彰,得 子文 此诗,两僕千古矣。”
巴金 《寒夜》二九:“上款写‘ 又安 先生千古’,下款写‘一中书局挽’。”

总述:诗句独留巧思传千古出自《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商隐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