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春官含笑待
- 拼音
- chūn guān hán xiào dài
- 平仄
- 平平平仄仄
- 韵脚
- 上声十贿
- 上一句
- 瞻风候雨晴
- 下一句
- 驱马速前程
「春官含笑待」出自:《送相里造入京》
暖酒嫌衣薄,瞻风候雨晴。春官含笑待,驱马速前程。
「春官含笑待」作者: 李颀
「春官含笑待」辞典释义
◎ 春官的意思
⒈ 古官名。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,为木正。见 贾公彦 《〈周礼正义〉序》引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 汉 服虔 注。又为《周礼》六官之一,掌礼法、祭祀。见《周礼·天官·小宰》。 唐、宋、明、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、夏官正等五官。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,谓之四辅。见《旧唐书·职官志二》、《宋史·律历志》、《明史·安然传》。
⒉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,后“春官”遂为礼部的别称。
引唐 杜甫 《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》诗:“天老书题目,春官验讨论。”
唐 皎然 《兵后送姚太祝赴选》诗:“名动春官籍,翩翩才少儔。”
明 归有光 《亡友方思曾墓表》:“既一再试春官不利,则自叱而疑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拒媒》:“俺若不去呵,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,硬选入秋宫院门。”
况周颐 《蕙风词话》卷五:“九上春官不第,键户箸书,足不入城市。”⒊ 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。
引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迎春社火》:“次日打春,官给身钱二十七文,赏春官通书十本。”
清 李声振 《百戏竹枝词·春官序》:“﹝春官﹞以秃人扮之,冠带而倒骑牛背,亦笑观也。”◎ 含笑的意思
⒈ 面带笑容。
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周僕射 雍容好仪形,诣 王公,初下车,隐数人, 王公 含笑看之。”
唐 杜甫 《丹青引》:“至尊含笑催赐金,圉人太僕皆惆悵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四八回:“只见他( 香菱 )皱一回眉,又自己含笑一回。”
张恨水 《啼笑因缘》第二十回:“何丽娜 含笑相迎,就给他斟了一杯茶,安下座位。”⒉ 花名。详“含笑花”。
引宋 欧阳修 《归田录》卷一:“﹝ 丁晋公 ﹞晚年诗笔尤精,在 海南 篇咏尤多,如‘草解忘忧忧底事,花名含笑笑何人’,尤为人所传诵。”
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驾幸琼林苑》:“其花皆素馨、末莉、山丹、瑞香、含笑、射香等 闽、广、二浙 所进南花。”
清 黄宗羲 《小园记》:“因买瓦盆百餘,以植草花:水僊、艾人……忘忧、含笑。”◎ 待的意思
【寅集下 • 彳】待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6
【唐韻】徒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蕩亥切,音殆。【說文】竢也。【易·繫辭】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【禮·儒行】儒有席上之珍,以待聘。
又【增韻】遇也。【論語】以季孟之閒待之。又備禦也。【魯語】率大讎。以憚小國,其誰云待之。又叶直里切,音峙。【魏文帝·浮海賦】衆帆張,羣櫂起,爭先逐進,莫適相待。又叶時吏切,音侍。【荀子·成相篇】治之志後埶富,君子誠之,好以待。富音沸。又叶徒帝切,音兌。【歐陽修·祭龍文】浸潤收畜,足支一歲。旱則來告,否則當待。又叶杜兮切,音啼。【屈原·離騷】路修遠以多艱兮,騰衆軍使徑待。路不周以左轉兮,指西海以爲期。【朱註】待,徒奇反。
总述:诗句春官含笑待出自《送相里造入京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