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飞雪迎春到

诗句
飞雪迎春到
拼音
 fēi xuě yíng chūn dào
平仄
平仄平平仄
韵脚
去声二十号
上一句
风雨送春归
下一句
已是悬崖百丈冰

「飞雪迎春到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
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,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。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,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。

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
梅花虽然俏丽,但并不炫耀自己,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。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,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。

「飞雪迎春到」出自:《卜算子(风雨送春归)》

【卜算子】 咏梅(1961.12) 风雨送春归, 飞雪迎春到。 已是悬崖百丈冰, 犹有花枝俏。 俏也不争春, 只把春来报。 待到山花烂漫时, 她在丛中笑。

「飞雪迎春到」作者:

毛泽东(1893年12月26日-1976年9月9日),字润之(原作咏芝,后改润芝),笔名子任。湖南湘潭人。诗人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战略家和理论家,中国共产党、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。1949至1…

「飞雪迎春到」辞典释义

◎ 飞的意思

【戌集下 • 飛】飞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甫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匪微切,音非。【玉篇】鳥翥。【廣韻】飛翔。【易·乾卦】飛龍在天。【詩·邶風】燕燕于飛。
官名。【前漢·宣帝紀】西羌反,應募佽飛射士。
【釋名】船上重室曰飛廬。在上,故曰飛也。
六飛,馬名。【前漢·袁盎傳】騁六飛,馳不測山。【註】六馬之疾若飛也。別作騛。
桑飛,鷦鷯別名。
飛廉,神禽名。【三輔黃圖】能致風,身似鹿,頭似雀,有角,蛇尾,文似豹。【郭璞云】飛廉,龍雀也。世因以飛廉爲風伯之名,其實則禽也。
【本草】漏蘆一名飛廉。
【廣韻】古通作蜚。【史記·秦紀】蜚廉善走。
借作非。【漢·長蔡君頌】飛陶唐其孰能若是。【說文徐註】上旁飞者,象鳥頸。

◎ 雪的意思

【戌集中 • 雨】雪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相絕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蘇絕切,音㡜。【說文】本作䨮。凝雨。【元命包】隂凝爲雪。【釋名】雪,綏也。水下遇寒氣而凝,綏綏然下也。【埤雅】雪六出而成華,言凡草木華五出,雪華獨六出,隂之成數也。【詩·邶風】雨雪其雱
【廣韻】除也。【韻會】洗也。【莊子·知北遊】澡雪而精神。【戰國策】得賢士與共國,以雪先王之恥,孤之願也。
【廣韻】拭也。【家語】以黍雪桃。【史記·酈食其傳】沛公遽雪足杖矛,曰:延客入。
小雪、大雪,節名。見【後漢·律曆志】。
山名。【後漢·明帝紀註】天山卽祈連山。一名雪山。
陽春白雪,古曲名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明洪武中巡雪霽。

◎ 迎春的意思

⒈  古代祭礼之一。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、五色之青,故于立春日,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,迎接春季到来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立春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以迎春於东郊。”
郑玄 注:“迎春,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。”
《后汉书·祭祀志中》:“立春之日,迎春于东郊,祭 青帝 句芒。车骑服饰皆青。”
唐 韦缜 《读春令赋》:“辨色而金貂列位,迎春而玉輅迴轮。”

⒉  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,率士绅僚佐,鼓乐迎春牛、芒神于东郊,谓之“迎春”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七:“盖因刺史迎春之日,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,形容怪异,杂在人丛中观看。”

⒊  迎候春天。

南朝 宋 何承天 《芳树篇》:“翠颖陵冬秀,红葩迎春开。”
南朝 陈 谢燮 《早梅诗》:“迎春故早发,独自不疑寒。”
毛泽东 《卜算子·咏梅》词: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。”

⒋  迎新年。

朱树诚 《我爱这一行》:“元旦晚上,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。”
《文汇报》1991.2.7:“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《文汇报》读者迎春座谈会。”

⒌  花名。即迎春花。参见“迎春花”。

唐 白居易 《对新家酝玩自种花》诗:“香麯亲看造,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。”

⒍  花名。辛夷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木一·辛夷》。

◎ 到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到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刀號切,音倒。【爾雅·釋詁】到,至也。【疏】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【詩·大雅】靡國不到。
姓。【韻會】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
总述:诗句飞雪迎春到出自《卜算子(风雨送春归)》。作者是近代诗人毛泽东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