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虎臣□激昂

诗句
虎臣□激昂
拼音
 hǔ chén jī áng
平仄
仄平?仄
韵脚
入声十二锡
上一句
明堂舞干羽
下一句
□□□御侮

「虎臣□激昂」出自: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》

皇运偶中变,长蛇食中土。天盖西北倾,众星陨如雨。
胡尘动地起,千里闻战鼓。死人成为阜,流血涂草莽。
策马何纷纷,捐躯抗豺虎。甘心赴国难,谁谓荼叶苦。
天子初受命,省方造区宇。斩鲸安溟波,截鳌作天柱。
三微复正统,五玉归文祖。不图汉官仪,今日忽再睹。
升高望京邑,佳气连海浦。宝鼎歊景云,明堂舞干羽。
虎臣□激昂,□□□御侮。腐儒著缝掖,何处议邹鲁。
西上轘辕山,丘陵横今古。和气蒸万物,腊月春霭吐。
得为太平人,穷达不足数。他日遇封禅,著书继三五。

「虎臣□激昂」作者:

【北朝乐府】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,总共约有七十余首。主要收录在《乐府诗集》的《梁鼓角横吹曲》中,其余属于《杂歌谣辞》和《杂曲歌辞》。《鼓角横吹曲》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,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…

「虎臣□激昂」辞典释义

◎ 虎臣的意思

⒈  比喻勇武之臣。

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矫矫虎臣,在泮献馘。”
《后汉书·班勇传》:“孝明皇帝 深惟庙策,乃命虎臣,出征 西域,故 匈奴 远遁,边境得安。”
唐 韩愈 《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》诗:“倾朝共羡宠光频半岁迁腾作虎臣。”

⒉  指虎贲氏之官。参见“虎賁”。

《书·顾命》:“乃同召太保 奭、芮伯、彤伯、毕公、卫侯、毛公、师氏 、虎臣、百尹、御事。”
孔 传:“虎臣,虎賁氏。”

◎ 激昂的意思

⒈  震荡飞扬。

唐·李白〈与韩荆州书〉:「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」

激动

⒉  形容情绪激越昂扬。

《文选·傅毅·舞赋》:「明诗表指,?息激昂。」

低沉 消沉

总述:诗句虎臣□激昂出自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独孤及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