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云物三光里
- 拼音
- yún wù sān guāng lǐ
- 平仄
- 平仄平平仄
- 韵脚
- 上声四纸、去声四寘
- 上一句
- 斋处即崆峒
- 下一句
- 君臣一气中
「云物三光里」出自:《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》
云物三光里,君臣一气中。道言何所说,宝历自无穷。
「云物三光里」作者: 崔国辅
「云物三光里」辞典释义
◎ 云物的意思
⒈ 云的色彩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保章氏》:“以五云之物,辨吉凶、水旱降丰荒之祲象。”
郑玄 注:“物,色也。视日旁云气之色…… 郑司农 云:以二至二分观云色,青为虫,白为丧,赤为兵荒,黑为水,黄为丰。”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公既视朔,遂登观臺以望,而书,礼也。凡分、至、启、闭;必书云物,为备故也。”
杜预 注:“云物,气色灾变也。”
《新唐书·李元谅传》:“既会, 元谅 望云物曰:‘不祥,虏必有变!’传令约部伍出阵。”
清 刘大櫆 《重修凤山台记》:“古之为臺者以书云物,后之为臺者以作观游。”⒉ 云气、云彩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知止》:“若夫 善卷、巢、许、管、胡 之徒,咸蹈云物以高騖,依龙凤以竦迹。”
唐 杜甫 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:“思飘云物外,律中鬼神惊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光相寺》诗:“云物为人布世界,日轮同我行虚空。”⒊ 景物,景色。
引南朝 齐 谢朓 《高松赋》:“尔乃青春受谢,云物含明,江皋緑草,曖然已平。”
宋 范成大 《冬至日铜壶阁落成》诗:“故园云物知何似,试上东楼直北看。”
夏曾佑 《丙申之冬入天津洎己亥秋始得归将行赋此》:“从此归帆好云物,分明点点入新愁。”◎ 三光的意思
⒈ 日、月、星。
引《庄子·说剑》:“上法圆天以顺三光,下法方地以顺四时,中和民意以安四乡。”
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封公侯》:“天有三光日月星,地有三形高下平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仁明》:“三光垂象者乾也,厚载无穷者坤也。”
唐 元稹 《有酒》诗之四:“何三光之并照兮,奄云雨之冥冥。”
《天雨花》第六回:“狗圈猪窠低小屋,不见三光日月星。”⒉ 指日、月、五星。
引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衡、太微、三光之廷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宋均 曰:“三光,日、月、五星也。”⒊ 指房、心、尾三星宿。
引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:“立三宾以象三光。”
郑玄 注:“三光,三大辰也。”
孔颖达 疏引《尔雅》:“大辰,房、心、尾也。”⒋ 指烧光、杀光、抢光。原为 日本 帝国主义“扫荡”敌后抗日根椐地时实施的政策。亦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对人民烧杀掳掠的各种残暴行径。
引阮章竞 《五月山花红似火》:“日本 侵略者疯狂推行抢光、烧光、杀光的三光政策。”
何成湘 《和杨靖宇同志三次会见》:“疯狂的敌人竟采取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,归屯并户,企图使游击队与人民群众隔绝。”
杨尚奎 《‘鹰’的眼睛》:“敌人在苏区采取砍光、烧光、搬光的‘三光政策’,到处筑起碉堡,限制红军的活动。”◎ 里的意思
【酉集下 • 里】里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0
【廣韻】良已切【集韻】兩耳切【正韻】良以切,音裏。【爾雅·釋言】里,邑也。【詩·鄭風】將仲子兮,無踰我里。【傳】里,居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遂人】五家爲鄰,五鄰爲里。【前漢·法志】在壄曰廬,在邑曰里。【風俗通】五家爲軌,十軌爲里。里者,止也,五十家共居止也。
又【正韻】路程,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。又憂也。【詩·大雅】瞻卬昊天,云如何里。【箋】里,憂也。又姓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鄭之未災也,里析告子產。【註】里析,鄭大夫。又百里、相里,複姓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宣三年】子臧得罪而出,誘子華而殺之南里。【註】南里,鄭地。又山名。【史記·封禪書註】高里山,在泰山下。又【五代史·附錄】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。【註】沒里者,河也。又古夫稱妻曰鄕里。【南史·張彪傳】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。【沈約·山隂柳家女詩】還家問鄕里,詎堪持作夫。又【正韻】漢制:長安有戚里,人君姻戚居之,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。又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匠人】里爲式,然後可以傳衆方。【註】里,讀爲已,聲之誤也。【釋文】里,音以。
总述:诗句云物三光里出自《奉和华清宫观行香应制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崔国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