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出入冠诸公

诗句
出入冠诸公
拼音
 chū rù guān zhū gōng
平仄
仄仄平平平
韵脚
上平一东
上一句
智谋垂睿想
下一句
日月低秦树

「出入冠诸公」出自:《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》

今代麒麟阁,何人第一功。君王自神武,驾驭必英雄。
开府当朝杰,论兵迈古风。先锋百胜在,略地两隅空。
青海无传箭,天山早挂弓。廉颇仍走敌,魏绛已和戎。
每惜河湟弃,新兼节制通。智谋垂睿想,出入冠诸公
日月低秦树,乾坤绕汉宫。胡人愁逐北,宛马又从东。
受命边沙远,归来御席同。轩墀曾宠鹤,畋猎旧非熊。
茅土加名数,山河誓始终。策行遗战伐,契合动昭融。
勋业青冥上,交亲气概中。未为珠履客,已见白头翁。
壮节初题柱,生涯独转蓬。几年春草歇,今日暮途穷。
军事留孙楚,行间识吕蒙。防身一长剑,将欲倚崆峒。

「出入冠诸公」作者: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…

「出入冠诸公」辞典释义

◎ 出入的意思

⒈  出进。

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:“或出入风议,或靡事不为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书记》:“关者,闭也。出入由门,关闭当审。”
唐 杜甫 《石壕吏》诗:“有孙母未去,出入无完裙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幸喜得他家庄上有个大马圈,另开车门,出入方便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自序》:“我有四年多,曾经常常,--几乎是每天,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。”

⒉  往来。

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余虽与 晋 出入,余唯利是视。”
杜预 注:“出入,犹往来也。”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长桑君 亦知 扁鹊 非常人也。出入十餘年,乃呼 扁鹊 私坐,閒与语曰:‘我有禁方,年老,欲传与公,公毋泄。’”

⒊  支出与收入。

《荀子·富国》:“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,必时臧餘,谓之称数。”
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天下钱穀一岁出入几何?”
宋 苏轼 《策别九》:“其财赋之出入,簿书之交错,纵横变化,足以为姦,而不可推究。”
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虑婚》:“你是我得力的管家,一应钱财出入,都是你经手。”

⒋  劳逸;作息。
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若君身,则亦出入、饮食、哀乐之事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出入,即逸劳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张霸传》:“﹝ 张霸 ﹞年数岁而知孝让,虽出入饮食,自然合礼,乡人号为‘ 张曾子 ’。”

⒌  指所估计之数可能或上或下,接近而并不等同。
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献公 不幸离群臣,出入十年矣。”
汉 王充 《论衡·气寿》:“武王 崩, 周公 居摄七年,復政退老,出入百岁矣。”

⒍  谓或出或入,有相似处,亦有相异处。

宋 苏辙 《历代论四·梁武帝》:“东汉 以来佛法始入 中国,其道与《老子》相出入,皆《易》所谓形而上者。”
宋 叶梦得 《避暑录话》卷上:“《进学解》即《答客难》也,《送穷文》即《逐贫赋》也。小有出入,便成一家。”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丹铅新录三·俞豹论诸葛》:“宋 郑如几 尝作《魏春秋》,其説与 俞 相出入。”

⒎  谓弯曲,不平直。

《韩非子·扬权》:“道不同於万物,德不同於阴阳,衡不同於轻重,绳不同於出入,和不同於燥湿,君不同於群臣。--凡此六者,道之出也。”

⒏  犹言上报下达。

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命汝为纳言,夙夜出入朕命,惟信。”
张守节 正义引 孔安国 曰:“听下言纳於上,受上言宣於下。”

⒐  谓朝廷内外。指出将入相。

唐 杜甫 《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》:“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。”
唐 杜甫 《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》:“列郡謳歌惜,三朝出入荣。”

⒑  谓涉猎广博,融会贯通。

唐 韩愈 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王荆公新法新经》:“荆公 晚年删定字説,出入百家,语简而意深。”
宋 周庭筠 《<东园丛说>跋》:“平时上下论议,出入经传。”

⒒  或进或出。比喻变化无定。

宋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王荆公新法新经》:“荆公 尝曰:‘吾行新法终始以为不可者, 司马光 也;终始以为可者, 曾布 也。其餘皆出入之徒也。’”

⒓  指女子嫁者与未嫁者。

《礼记·大传》:“服术有六:一曰亲亲,二曰尊尊,三曰名,四曰出入,五曰长幼,六曰从服。”
郑玄 注:“出入,女子子嫁者及在室者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女子子在室为入,适人为出。”

⒔  特指呼吸。

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出入废,则神机化灭。”
王冰 注:“出入,谓喘息也。”

◎ 冠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冖】冠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7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丸切【正韻】沽歡切,音官。【說文】絭也,所以絭髮。从冖,元。冠有法制,故从寸。【徐曰】取其在首,故从元。古亦謂冠爲元服。【白虎通】冠者,卷也。卷持其髮也。【釋名】冠,貫也,所以貫韜髮也。【後漢·輿服志】上古穴居野處,衣毛冒皮。後世聖人見鳥獸有冠角胡,遂制冠冕纓緌。
姓。【風俗通】古者鶡冠子之後。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古玩切,官去聲。【禮·曲禮】二十曰弱冠。【冠儀】冠者,禮之始也。故聖王重冠。【白虎通】男子幼,娶必冠。【韻會】男子二十加冠曰冠。
爲衆之首曰冠。【前漢·魏相丙吉傳贊】高祖開基,蕭曹爲冠。【史記·灌夫傳】夫名冠三軍。
姓。【韻會】列仙傳有仙人冠先。
叶俱倫切,音麇。【張紘枕箴】瓌材允麗,惟淑惟珍。安安文枕,式彼弁冠。
【韻補】叶居員切,眷平聲。【劉歆·孟母贊】子學不進,斷機示焉。子遂成德,爲當世冠。
叶扃縣切,音睊。【蘇轍·燕山詩】丹子號無策,亦數游俠冠。玉帛非足云:女子罹蹈踐。

◎ 诸公的意思

⒈  众公卿。

《公羊传·隐公五年》:“天子八佾,诸公六,诸侯四。诸公者何?诸侯者何?天子三公称公,王者之后称公,其餘大国称侯。”
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礼乐》:“诸公六六为行,诸侯四四为行。”

⒉  诸多年老长者。

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叔 为人刻廉自喜,喜游诸公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诸公谓丈人行也。”

⒊  泛称各位人士。

唐 杜甫 《醉时歌》:“诸公衮衮登臺省,广文先生官独冷。”
元 贡师泰 《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》诗:“买得 吴 船便欲东,更骑羸马别诸公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七回:“三位先生,小弟有个疑难在此,诸公大家参一参。”

总述:诗句出入冠诸公出自《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