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江头斑竹寻应遍
- 拼音
- jiāng tóu bān zhú xún yīng biàn
- 平仄
- 平平平仄平平?
- 韵脚
- 上一句
- 州图管地少于山
- 下一句
- 洞里丹砂自采还
「江头斑竹寻应遍」出自: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
诏书飞下五云间,才子分符不等闲。驿路算程多是水,
州图管地少于山。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采还。
清净化人人自理,终朝无事更相关。
州图管地少于山。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采还。
清净化人人自理,终朝无事更相关。
「江头斑竹寻应遍」作者: 姚合
「江头斑竹寻应遍」辞典释义
◎ 江头的意思
⒈ 江边,江岸。
引隋炀帝 《凤艒歌》:“三月三日向江头,正见鲤鱼波上游。”
唐 姚合 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诗:“江头斑竹寻应遍,洞里丹砂自採还。”
元 沉禧 《一枝花·咏雪景》套曲:“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,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。”
苏曼殊 《碎簪记》:“又明日为十八日,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。”◎ 斑竹的意思
⒈ 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,也叫湘妃竹。
引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尧 之二女, 舜 之二妃,曰 湘夫人,帝崩,二妃啼,以涕挥竹,竹尽斑。”
唐 杜甫 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不见 湘妃 鼓瑟时,至今斑竹临江活。”
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送别》曲:“白玉连环,斑竹阑干,回首泪偷弹。”
毛泽东 《答友人》诗:“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”⒉ 指斑竹所制的手杖。
引元 柯丹邱 《荆钗记·启媒》:“软红泥踏青时候,试躡青鞋,慢拖斑竹,去寻良友。”
◎ 寻的意思
【寅集上 • 寸】寻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9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徐林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心切,音潯。【說文】繹理也,本作,从工口,从又寸。工口,亂也。又寸,分理之也。彡聲。【增韻】求也。【前漢·黃霸傳】語次尋繹。【註】抽引而出也。又度名。【周禮·地官·媒氏註】八尺曰尋,倍尋曰常。【小爾雅】四尺謂之仞,倍仞謂之尋。【孟子】枉尺而直尋,宜若可爲也。又仍也,繼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日尋干戈,以相征討。【古語】毫末不扎,將尋斧柯。又俄也。【晉羊祜讓開府表】以身誤陛下辱高位,傾覆亦尋而至。又用也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將尋師焉。【註】尋,用也。又侵尋,猶浸淫也。【前漢·武帝紀】巡郡縣,侵尋太山矣。又借作溫燖。【左傳·哀十二年】吳使人請尋盟。子貢曰:若可尋也,亦可寒也。【註】尋,重也,溫也,前盟巳寒,更溫之使熱。與燖義同。又長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自關以西,秦晉梁益閒,凡物長謂之尋。又俗謂庸常爲尋常。又姓。晉尋會,唐劉黑闥將尋相。【韻會】毛氏曰:从口。俗从几作,非。。◎ 应的意思
【卯集上 • 心】应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13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陵切,音膺。【說文】當也。从心聲。【徐曰】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又料度辭也。【唐詩】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又【周語】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【註】猶受也。又國名。【括地志】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又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又通作膺。【書·武成】誕膺天命。【註】當也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證切,音譍。【集韻】答也。【廣韻】物相應也。【易·咸卦】二氣感應以相與。又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笙師應樂註】應長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連底,左右相擊,以應柷也。【樂書】應樂,猶鷹之應物,其獲也小,故小鼓小舂謂之應,所以應大也。小鼙曰應鼓。【周禮·春官·小師】擊應鼓。【註】鼙也。又天子之門曰應門。【詩·大雅】廼立應門。【註】正門也。又州名。鴈門地,唐置應州。又叶於容切,音雍。【易·蒙卦】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【陸賈新語】事以類相從,聲以音相應。◎按應字,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。《正字通》止作去聲,誤。◎ 遍的意思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遍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9
【廣韻】與徧同。詳彳部徧字註。
总述:诗句江头斑竹寻应遍出自《送林使君赴邵州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姚合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