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尝欲济时难
- 拼音
- cháng yù jì shí nán
- 平仄
- 平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上平十四寒、去声十五翰
- 上一句
- 往年壮心在
- 下一句
- 奉诏举州兵
「尝欲济时难」出自:《漫酬贾沔州》
往年壮心在,尝欲济时难。奉诏举州兵,令得诛暴叛。
上将屡颠覆,偏师尝救乱。未曾弛戈甲,终日领簿案。
出入四五年,忧劳忘昏旦。无谋静凶丑,自觉愚且懦。
岂欲皂枥中,争食麧与藖。去年辞职事,所惧贻忧患。
天子许安亲,官又得闲散。自家樊水上,性情尤荒慢。
云山与水木,似不憎吾漫。以兹忘时世,日益无畏惮。
漫醉人不嗔,漫眠人不唤。漫游无远近,漫乐无早晏。
漫中漫亦忘,名利谁能算。闻君劝我意,为君一长叹。
人谁年八十,我已过其半。家中孤弱子,长子未及冠。
且为儿童主,种药老谿涧。
上将屡颠覆,偏师尝救乱。未曾弛戈甲,终日领簿案。
出入四五年,忧劳忘昏旦。无谋静凶丑,自觉愚且懦。
岂欲皂枥中,争食麧与藖。去年辞职事,所惧贻忧患。
天子许安亲,官又得闲散。自家樊水上,性情尤荒慢。
云山与水木,似不憎吾漫。以兹忘时世,日益无畏惮。
漫醉人不嗔,漫眠人不唤。漫游无远近,漫乐无早晏。
漫中漫亦忘,名利谁能算。闻君劝我意,为君一长叹。
人谁年八十,我已过其半。家中孤弱子,长子未及冠。
且为儿童主,种药老谿涧。
「尝欲济时难」作者: 元结
「尝欲济时难」辞典释义
◎ 尝的意思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尝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11
【唐韻】市羊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辰羊切,音常。【說文】口味之也。从旨,尙聲。【詩·小雅】嘗其旨否。【前漢·郊祀志】百鬼迪嘗。【註】師古曰:嘗謂歆饗也。又【廣韻】試也。【戰國策】疑則少嘗之。【史記·越世家】請試嘗之。又【張耳餘傳】先嘗秦軍。又【廣韻】曾也。【論語】嘗從事於斯矣。又【玉篇】祭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秋祭曰嘗。【註】嘗新穀。【詩·小雅】禴祠烝嘗。又【廣韻】姓也。【風俗通】孟嘗君之後。【玉篇】同甞。【集韻】或作。◎ 欲的意思
【辰集下 • 欠】欲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7
【唐韻】余蜀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玉切【正韻】余玉切,音浴。【說文】貪欲也。从欠谷聲。【徐曰】欲者,貪欲。欲之言續也。貪而不已,於文欠谷爲欲。欠者開口也。谷,欲聲。【禮·曲禮】欲不可從。【疏】心所貪愛爲欲。又【禮運】何謂人情。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又物欲。【禮·樂記】人生而靜,天之性也。感于物而動,性之欲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不見可欲,使心不亂。又【增韻】愛也。【孟子】可欲之爲善。【禮·曲禮】問疾不能遺,不問其所欲。又期願之辭。【論語】我欲仁。【大學】欲明明德於天下。【文子·微明篇】心欲小,志欲大。又婉順貌。【禮·祭義】其薦之也,敬以欲。又將然也。【古銘】欲墮不墮,逢王顆。【杜甫詩】渾欲不勝簪。又與慾通。【詩·大雅】匪棘其欲。【註】與慾同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兪戍切,音裕。義同。【揚雄·羽獵賦】壯士忼慨,殊鄕別趣。東西南北,騁嗜奔欲。【潘岳·西征賦】旣餐服以屬厭,泊恬靜以無欲。俱讀裕。又叶余律切,音聿。【易林】鼎足承德,嘉謀是克。爲王開庭,得心所欲。◎ 济的意思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济·康熙筆画:18·部外筆画:14
〔古文〕泲㴉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禮切,音秭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常山郡房子縣贊皇山。【釋名】濟,濟也,源出河北濟河而南也。【風俗通·山澤篇】濟者齊,齊其度量也。【書·禹貢】導沇水,東流爲濟。【傳】泉源爲沇,流去爲濟。又水名,出酈縣。【山海經】支離之山,濟水出焉。又濟南,郡名。【廣輿記】漢初爲濟南國,景帝時分郡。又濟濟,衆盛之貌。一曰多威儀也。【詩·大雅】濟濟多士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子計切,音霽。渡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過渡謂之涉濟。【詩·邶風】濟有深涉。又止也。【詩·鄘風】旣不我嘉,不能旋濟。又與霽通。亦止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濟,謂之霽。【疏】濟,止也。今南陽人呼雨止爲霽。又成也。【左傳·僖二十年】以欲從人則可,以人從欲鮮濟。又利用也。【易·繫辭】臼杵之利,萬民以濟。又益也。【左傳·桓十一年】莫敖曰:盍請濟師于王。又賙救也。【易·繫辭】知周乎萬物,而道濟天下。又相助也。【易·謙卦】天道下濟而光明。又【揚子·方言】濟,憂也。陳楚或曰溼,或曰濟。又讀作擠,滅也。【晉語】二帝用師,以相濟也。【註】濟,當讀爲擠。又【集韻】前西切,音齊。濟濟,祭祀容。又在禮切,音薺。與霽同。◎ 时难的意思
⒈ 古代按时驱除疫鬼的仪式。难,通“儺”。
引《周礼·夏官·方相氏》:“帅百隶而时难,以索室敺疫。”
孙诒让 正义:“是难以惊敺疫癘之鬼。”⒉ 时世的厄难。
引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﹝ 班彪 ﹞愍狂狡之不息,乃著《王命论》以救时难。”
《南史·宋纪上·武帝》:“﹝ 裕 ﹞仰愤时难,俯悼横流,投袂一起,则皇祀剋復。”
唐 元结 《漫酬贾沔州》诗:“往年壮心在,尝欲济时难。”
总述:诗句尝欲济时难出自《漫酬贾沔州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结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