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麀鹿攸伏

诗句
麀鹿攸伏
拼音
 yōu lù yōu fú
平仄
平仄平仄
韵脚
入声一屋、入声十三职、去声二十六宥
上一句
王在灵囿
下一句
麀鹿濯濯

「麀鹿攸伏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经始勿亟,庶民子来。
开始规划筑灵台,经营设计善安排。百姓出力共兴建,没花几天成功快。开始规划莫着急,百姓如子都会来。

王在灵囿,麀鹿攸伏。麀鹿濯濯,白鸟翯翯。王在灵沼,於牣鱼跃。
君王在那大园林,母鹿懒懒伏树荫。母鹿肥壮毛皮好,白鸟羽翼真洁净。君王在那大池沼,啊呀满池鱼窜蹦。

虡业维枞,贲鼓维镛。於论鼓钟,於乐辟廱。
钟架横板崇牙配,大鼓大钟都齐备。啊呀钟鼓节奏美,啊呀离宫乐不归。

於论鼓钟,於乐辟廱。鼍鼓逢逢。蒙瞍奏公。
啊呀钟鼓节奏美,啊呀离宫乐不归。敲起鼍鼓声蓬蓬,瞽师奏歌有乐队。

「麀鹿攸伏」出自:《灵台》

经始灵台,经之营之。庶民攻之,不日成之。经始勿亟,庶民子来。

王在灵囿,麀鹿攸伏。麀鹿濯濯,白鸟翯翯。王在灵沼,于牣鱼跃。

虡业维枞,贲鼓维镛。于论鼓钟,于乐辟雍。

于论鼓钟,于乐辟雍。鼍鼓逢逢。矇瞍奏公。

「麀鹿攸伏」作者:

【诗经】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编集关于《诗经》的编集,汉代有两种说法:①行人采诗说。《汉书·艺文…

「麀鹿攸伏」辞典释义

◎ 麀鹿的意思

⒈  牝鹿。

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:“王在 灵囿,麀鹿攸伏。”
《晋书·隐逸传·郭文》:“有猛兽杀大麀鹿於菴侧。”
宋 苏轼 《叶教授和溽字韵诗复次韵为戏记龙井之游》:“声淫及《灵臺》,中有麀鹿伏。”

◎ 攸的意思

【卯集下 • 攴】攸·康熙筆画:7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以周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夷周切,音由。【說文】作攸,行水也。【註】攴,入水所仗也。秦刻石嶧山文,攸字作。【孟子】攸然而逝。【趙註】攸然迅走,趣水深處也。
【爾雅·釋言】攸,所也。【易·坤卦】君子攸行。【詩·大雅】爲韓姞相攸。【註】擇可嫁之所也。
【左傳·哀三年】鬱攸從之。【註】鬱攸,火氣也。
【前漢·敘傳】攸攸外㝢。【註】攸攸,遠貌。
語助詞。【書·洪範】彝倫攸敘。【詩·大雅】四方攸同。
【集韻】以九切,音酉。【左傳·昭十二年】湫乎攸乎。【註】攸,懸危貌。
姓。【急就篇】北燕有攸邁。攸字从攴作。

◎ 伏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伏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房六切,音服。偃也。【禮·曲禮】寢毋伏。
【廣韻】匿藏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嘉言罔攸伏。【詩·小雅】潛雖伏矣。【史記·樂書】羽者嫗伏,毛者孕鬻。【前漢·趙廣漢傳】發奸摘伏如神。
屈服也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許旣伏其罪矣。
三伏。【史記·秦本記】秦德公二年初伏。【註】六月三伏之節。始自秦德公。周時無伏。【釋名】伏者,金氣伏藏之日也。金畏火,故三伏皆庚。四氣代謝,皆以相生。至立秋以金代火,故庚日必伏。【註】夏至後三庚爲初伏,第四庚爲中伏,立秋後初庚爲末伏。
姓。漢有伏勝,伏隆。【氏族博考】伏宓同出伏羲氏。漢伏生,晉書作宓生。
乞伏,外國姓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扶富切,浮去聲。禽覆卵也。【古今注】燕伏戊己。【前漢·五行志】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。
【集韻】鼻墨切。與匐通。【史記·范雎傳】膝行蒲伏。
叶必歷切,音壁。【賈誼·鵩賦】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。憂喜聚門兮。吉凶同域。

总述:诗句麀鹿攸伏出自《灵台》。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