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石浅不胜舟

诗句
石浅不胜舟
拼音
 shí qiǎn bù shèng zhōu
平仄
仄仄仄仄平
韵脚
下平十一尤
上一句
沙平堪濯足
下一句
洗药朝与暮

「石浅不胜舟」出自:《终南东谿中作》

谿水碧于草,潺潺花底流。沙平堪濯足,石浅不胜舟
洗药朝与暮,钓鱼春复秋。兴来从所适,还欲向沧洲。

「石浅不胜舟」作者:

岑参(715-770),南阳(今属河南)人。天宝进士,曾随高仙芝到安西、威武,后又往来于北庭、轮台间。官至嘉州刺史,卒于成都。长于七言歌行。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;气势豪迈,情辞慷慨,语言变化自如。有《岑嘉州诗集》。

「石浅不胜舟」辞典释义

◎ 石的意思

【午集下 • 石】石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常隻切【韻會】常亦切,音碩。【增韻】山骨也。【釋名】山體曰石。【易·說卦傳】艮爲山,爲小石。【楊泉物理論】土精爲石,石氣之核也。氣之生石,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。【春秋·說題詞】石,隂中之陽,陽中之隂,隂精補陽,故山含石。
樂器,八音之一。【書·益稷】擊石拊石。【註】石,磬也。
樂聲不發揚亦曰石。【周禮·春官·典同】厚聲石。【註】鐘太厚則如石,叩之無聲。
堅也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石畫之臣。【師古註】言堅固如石。亦作碩。
星亦稱石。【左傳·僖十六年】隕石于宋五,隕星也。
量名。十斗曰石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夫治田百畮,歲收畮一石半,爲粟百五十石。
官祿秩數稱石。【師古曰】漢制,三公號稱萬石,以下遞減至百石。
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。【唐書·張弘靖傳】汝輩挽兩石弓,不如識一丁字。
水亦稱石。【水經注】河水濁,淸澄一石水六斗泥。
酒亦稱石。【史記·滑稽傳】臣飲一斗亦醉,一石亦醉。
衡名。百二十斤爲石。【書·五子之歌】關石和鈞。【註】三十斤爲鈞,四鈞爲石。【禮·月令】仲春鈞衡石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石者,大也,權之大者。
州名。【廣韻】秦伐趙取離石,周因邑以名州。
姓。【左傳】衞大夫石碏。
複姓。孔子弟子有石作蜀。
叶常義切,音嗜。【宋玉·高唐賦】勢薄岸而相擊兮,隘交引而却會。崪中怒而特高兮,若浮海而望碣石。
叶石若切,音杓。【楚辭·惜誓】方世俗之幽昬兮,眩白黑之美惡。放山淵之龜玉兮,相與貴夫礫石。
【招魂】長人千仞,惟魂是索些。十日代出,流金礫石些。
叶七各切,音錯。【郭璞·爾雅贊】鰒似蛤,有鱗無殻。一面附石,細孔雜雜,或七或八。

◎ 浅的意思
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浅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七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此演切,千上聲。【說文】水不深也。【詩·邶風】就其淺矣。
【荀子·修身篇】少聞曰淺。
虎皮也。【詩·大雅】鞹鞃淺幭。【傳】淺,虎皮淺毛也。
凡獸之淺毛者,皆曰淺。【周禮·春官】巾車鹿淺。【註】以夏鹿皮爲覆笭。【疏】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,故云。
【廣韻】則前切【集韻】將先切,音箋。與濺同。淺淺,水疾流貌。【楚辭·九歌】石瀨兮淺淺。
【集韻】在演切,音踐。【古文尚書堯典】寅淺納日。馬融讀。今作餞。
則旰切,音贊。與灒同。汙灑也。
子賤切,音箭。與濺同。水激也。【儀禮·士虞禮註】槃以盛棄水,爲淺汙人也。
與翦通。【儀禮·士喪禮】用疏布緇翦。【註】翦,淺也。

◎ 不胜的意思

⒈  无法承担;承受不了。

《管子·入国》:“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。”
尹知章 注:“胜,堪也。谓不堪自养,故为累。”
唐 岑参 《终南东溪口作》诗:“沙平湛濯足,石浅不胜舟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见吾儿 王雱 荷巨枷,约重百斤,力殊不胜。”
端木蕻良 《乡愁》三:“四个薄铁的轮子若不胜其苦地在地下滚着。”

⒉  不尽。

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三》:“赋敛无厌,使民如将不胜,万民懟怨。”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夫 秦王 有虎狼之心,杀人如不能举,刑人如恐不胜,天下皆叛之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贞符》:“不胜 唐 德之代,光绍明濬,深鸿厖大,保人斯无疆。”
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四》:“十岁则 贾逵 暗诵六经……十岁以上不胜书矣。”
洪深 《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》第二章四:“这些都经剧作者描写过,正是举不胜举。”

⒊  非常;十分。

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臣不胜至诚,没死自陈。”
唐 韩愈 《袁州申使状》:“在 愈 不胜战惧之至,伏乞仁恩,特令改就常式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车殆马烦,不胜困惫。”
马南邨 《燕山夜话·创作新词牌》:“如有热心的朋友,愿意试一试,则不胜欢迎之至。”

⒋  制伏不住;敌不住。

《管子·正世》:“暴人不胜,邪乱不止,则君人者势伤而威日衰。”
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九江王布 与 龙且 战,不胜,与 随何 閒行归 汉。”

⒌  不超过。

《礼记·表记》:“虞 夏 之文,不胜其质; 殷 周 之质,不胜其文。”
三国 魏 曹丕 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孔融 体气高妙,有过人者,然不能持论,理不胜词。”

⒍  方言。不如。

欧阳山 《高干大》第六章:“我想照那样子办合作社,什么作用也起不了,还不胜不办。”

◎ 舟的意思

【未集下 • 舟】舟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職流切【韻會】之由切,音周。【說文】船也。【釋名】舟言周流也。【易·繫辭】刳木爲舟,剡木爲楫。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。【書·說命】若濟巨川,用汝作舟楫。【爾雅·釋水】天子造舟。【註】比船爲橋。【又】諸侯維舟。【註】維連四船。【又】大夫方舟。【註】倂兩船。【又】士特舟。【註】單船。【揚子·方言】關西謂之船,關東謂之舟。今吳越皆謂之船。【世本】黃帝臣共鼓貨狄,刳木爲舟。【呂氏春秋】虞姁作舟。【山海經】滛梁生番禺,是始爲舟。【物理論】化〈彳瓜〉作舟。【束皙·發蒙記】伯盆作舟。
【正韻】載也。
【韻會】帶也。【詩·大雅】何以舟之,惟玉及瑤,鞞琫容刀。【傳】舟,帶也。
尊下臺,若今時承槃。【周禮·春官·司尊】春祠夏禴,祼用雞彝鳥彝,皆有舟。【正字通】一說古彝有舟,設而陳之,爲禮神之器。以酌以祼,皆挹諸其中而注之。舟與彝二器相須,猶尊之與壷,缾之與罍。先儒謂舟形如盤,若舟之載物,彝居其上,非也。今考漢敦足舟,花舟,舟之用在于容,非虛設以承彝也。形制詳博古圖。
地名。【左傳·襄十四年】子囊師于棠,以伐吳。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。【註】臯舟,吳險阨之道。
【昭十三年】克息舟城而居之。【註】息舟,楚邑。
【哀二十一年】請除館于舟道。【註】舟道,齊地。
覆舟,山名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維出覆舟。
官名。【禮·月令】季春之月,令舟牧覆舟,五覆五反。【註】舟牧,主舟之官也。
姓。【左傳】晉有大夫舟之僑。
與周通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作舟以行水。【註】故書舟作周。鄭司農云:周當爲舟。
【韻補】叶陟魚切,音朱。【道藏歌】玉龜七寶林,唱贊願同舟。丹景曜目精,令我心踟躇。
【詩·大雅】何以舟之。【朱註】之遙反。與下刀叶。

总述:诗句石浅不胜舟出自《终南东谿中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岑参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