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何事赋归田

诗句
何事赋归田
拼音
 hé shì fù guī tián
平仄
平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一先
上一句
家林正如此

「何事赋归田」出自:《林馆避暑》

池岛清阴里,无人泛酒船。山蜩金奏响,荷露水精圆。
静胜朝还暮,幽观白已玄。家林正如此,何事赋归田

「何事赋归田」作者:

羊士谔(约762~819),泰山(今山东泰安)人。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。顺宗时,累至宣歙巡官,为王叔文所恶,贬汀州宁化尉。元和初,宰相李吉甫知奖,擢为监察御史,掌制诰。後以与窦群、吕温等诬论宰执,出为资州刺史。士谔工诗,妙造梁《选》,…

「何事赋归田」辞典释义

◎ 何事的意思

⒈  什么事;哪件事。

南朝 齐 谢朓 《休沐重还道中》诗:“问我劳何事?沾沐仰清徽。”
唐 方干 《经周处士故居》诗:“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?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八:“阳气发处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
⒉  为何,何故。

晋 左思 《招隐》诗之一:“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。”
《新唐书·沉既济传》:“若广聪明以收淹滞,先补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
宋 刘过 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来?”
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狡脱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谜:何事痴呆汉,到处逢佳丽?”

◎ 赋的意思

【酉集中 • 貝】赋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8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方遇切,音付。責取也。【說文】斂也。【爾雅·釋言】賦,量也。【註】賦稅,所以評量。【揚子·方言】賦,動也。【註】賦斂,所以擾動民也。【書·禹貢】厥賦惟上上錯。【傳】賦,謂土地所生,以供天子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以八則治都鄙,五曰賦貢,以馭其用。【註】賦,口率出泉也。【前漢·法志】畿方千里有稅有賦,稅以足食,賦以足兵。【註】賦,謂發賦斂財也。
【韻會】稟受也,給與也。【禮·中庸】天命之謂性。【註】性者,人所稟受。【朱傳】氣以成形,而理亦賦焉。
布也。【詩·大雅】明命使賦。【傳】賦,布也。【箋】使羣臣施布之也。
鋪也。【詩·周南·關雎序】詩有六義,二曰賦。【疏】賦之言鋪,直鋪今之政敎善惡。【班固·兩都賦序】賦者古詩之流。
貢士曰賦。【前漢·鼂錯傳】乃以臣錯充賦。【註】如淳曰:猶言備數也。臣瓚曰:云如賦調也。

◎ 归田的意思

⒈  归还公田。 殷 周 时平民二十岁向公家领田耕种,六十岁还田给公家。

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民年二十受田,六十归田。”
清 恽敬 《三代因革论四》:“三代之时,吏道淳古,归田受田无上下其手者。”

⒉  谓辞官回乡务农。

《艺文类聚》卷六六引 晋 鲁褒 《钱神论》:“谚曰:官无中人,不如归田。”
唐 李白 《赠崔秋浦》诗之二:“东皋春事起种黍早归田。”
金 段成己 《送冯资深西归》诗:“萧萧华髮老书生,久欲归田计未成。”
清 钱谦益 《读杜小笺上》:“归田多暇,时诵 杜 诗,以销永日。”

⒊  汉 张衡 《归田赋》的省称。

唐 方干 《赠李支使》诗:“一等 孔 门为弟子,愚儒独自赋《归田》。”
宋 司马光 《酬张三十秀才见赠》诗:“自慙头半白,方解赋《归田》。”

总述:诗句何事赋归田出自《林馆避暑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羊士谔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