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感而遂通

诗句
感而遂通
拼音
 gǎn ér suì tōng
平仄
仄平仄平
韵脚
上平一东
上一句
迎奏嘉至

「感而遂通」出自:《郊庙歌辞。释奠武成王乐章。迎神》

卜畋不从,兆发非熊。乃倾荒政,爰佐一戎。
盛烈载垂,命祀惟崇。日练上戊,宿严閟宫。
迎奏嘉至,感而遂通

「感而遂通」作者:

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,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,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。

「感而遂通」辞典释义

◎ 感的意思
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感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古禫切,甘上聲。【廣韻】動也。从心咸聲。【增韻】格也,觸也。【易·咸卦】天地感而萬物化生,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。
【字彙補】戸坎切。與撼通。【詩·召南】無感我帨兮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胡紺切。與憾通。恨也。【左傳·昭十一年】唯蔡於感。咸有感義,故感字从咸。

◎ 而的意思

【未集中 • 而】而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0

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人之切,音栭。【正韻】如支切,音兒。【說文】頰毛也。【註】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髵,非是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】作其鱗之而。【註】之而,頰也。
【玉篇】語助也。【詩·齊風】俟我於著乎而。
【書·洪範】而康而色。【傳】汝當安汝顏色。
【詩·小雅】垂帶而厲。【箋】而亦如也。
【詩·大雅】子豈不知而作。【箋】而,猶與也。
【禮·檀弓】而曰然。【註】而,猶乃也。
【韻會】因辭,因是之謂也。【論語】學而時習之。
【韻會】抑辭,抑又之辭也。【論語】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。
【韻會】發端之辭也。
【集韻】奴登切,音能。【易·屯卦】宜建侯而不寧。【釋文】鄭讀而曰能,能猶安也。

◎ 遂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遂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9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徐醉切,音穟。【廣韻】達也。【禮·月令】慶賜遂行,毋有不當。【註】言通達施行,使之周徧也。【前漢·王陵傳】上佐天子理隂陽,下遂萬物之宜。
進也。【易·大壯】不能退,不能遂。【書·仲虺之誥】顯忠遂良。【註】良則進之也。
成也,從志也。【禮·月令】百事乃遂。【註】遂,猶成也。【詩·衞風】言旣遂矣。
稱也。【詩·曹風】不遂其媾
竟也。【前漢·平傳】吾聞先生事魏不遂。
盡也。【禮·曲禮】有後入者,闔而勿遂。【註】遂,闔之盡也。
【正韻】因也,兩事相因而及也。【詩·邶風】問我諸姑,遂及伯。【春秋·僖四年】侵蔡,蔡潰,遂伐楚。
擅成事也。【易·家人】無攸遂。【公羊傳·莊二十九年】大夫無遂事。
舒肆之貌。【詩·衞風】容兮遂兮
物生出曰遂。【前漢·郊祀歌】靑陽開動,根荄以遂。
【前漢·胡母生傳】弟子遂之者。【師古註】遂,謂名位成達者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宦遊不遂,而來過我。
充備也。【禮·鄕飮酒義】節文終遂焉。
順也。【周語】以遂八風。
【正韻】因循也。【荀子·王制篇】小事殆乎遂。
鄕遂,郊外地。【周禮·地官·遂人】五縣爲遂,王國內有六鄕,外有六遂。
小溝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遂人】夫閒有遂,遂上有徑。
遂人,官名。
國名。【春秋·莊十三年】齊人滅遂。【註】舜之後,國在濟北蛇丘東北。

◎ 通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通·康熙筆画:14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他東切,統平聲。【說文】達也。【正韻】徹也。【易·繫辭】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。【禮·學記】知類通達。
亨也,順也。【禮·儒行】上通而不困。【註】謂仕則上達乎君,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。【易·節卦】不出戸庭,知通塞也。
暢也。【爾雅】四時和爲通正。【註】通,平暢也。
總也。【禮·王制】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。【註】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,使有十年之餘也。
開也。【前漢·何武傳】通三公官。【註】謂更開置之也。
也。【前漢·夏侯勝傳】先生通正言。【註】謂道之也。
凡人往來交好曰通。【前漢·季布傳】非長者勿與通。
【陸賈傳】剖符通使。
書名。【白虎通】班固著。【風俗通】應劭著。
書首末全曰通。【後漢·崔實傳】宜寫一通。
凡物色純者謂之通。【周禮·春官·司常】通帛爲旃。【註】通帛,無他物之飾也。
通鼓。【周禮·地官·鼓人】以金鐸通鼓。【疏】司馬振鐸,將軍以下卽擊鼓,故云通鼓。
井地名。【前漢·法志】方里爲井,井十爲通。
【廣韻】州名。
【韻會】馬矢曰通。【後漢·戴就傳】以馬通薰之。
【左傳·杜預註】旁淫曰通。
叶他郞切,音湯。【東方朔·七諫】身寢疾而日愁兮,情沈抑而不揚。衆人莫可與論道兮,悲精神之不通。

总述:诗句感而遂通出自《郊庙歌辞。释奠武成王乐章。迎神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佚名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