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翟茀以朝

诗句
翟茀以朝
拼音
 dí fú yǐ cháo
平仄
仄仄仄平
韵脚
下平二萧
上一句
朱幩镳镳
下一句
大夫夙退

「翟茀以朝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
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
好个修美的女郎,麻纱罩衫锦绣裳。她是齐侯的爱女,她是卫侯的新娘,她是太子的胞妹,她是邢侯的小姨,谭公又是她姊丈。

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手像春荑好柔嫩,肤如凝脂多白润,颈似蝤蛴真优美,齿若瓠子最齐整。额角丰满眉细长,嫣然一笑动人心,秋波一转摄人魂。

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。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
好个高挑的女郎,车歇郊野农田旁。看那四马多雄健,红绸系在马嚼上,华车徐驶往朝堂。诸位大夫早退朝,今朝莫太劳君王。

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濊濊,鳣鲔发发。葭菼揭揭,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黄河之水白茫茫,北流入海浩荡荡。下水鱼网哗哗动,戏水鱼儿刷刷响,两岸芦苇长又长。陪嫁姑娘身材高,随从男士貌堂堂!

「翟茀以朝」出自:《硕人(硕人其颀)》

【硕人】 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[1] 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 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[2] 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[3] 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。[4] 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 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[5] 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,翟茀以朝。[6] 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 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 施罛濊濊,鱣鲔发发,葭菼揭揭。[7] 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[8]

「翟茀以朝」作者:

【诗经】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。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始称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编集关于《诗经》的编集,汉代有两种说法:①行人采诗说。《汉书·艺文…

「翟茀以朝」辞典释义

◎ 翟茀的意思

⒈  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一种车子。车帘两边或车箱两旁以翟羽为饰。

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:“翟茀以朝。”
毛 传:“翟,翟车也,夫人以翟羽饰车。茀,蔽也。”
陈奂 传疏:“茀即车笭。”
唐 张说 《郑国夫人神道碑铭》:“建号 西郑,荣旧乡兮,鱼轩翟茀,盛龙光兮。”
明 张煌言 《得家信有感》诗:“漫向空闺问别离,年来翟茀已难期。”
清 钮琇 《觚賸·圆圆》:“遂於玉帐结五綵楼,备翟茀之服,从以香轝,列旌旂簫鼓三十里,亲往迎迓。”

◎ 以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以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3

〔古文〕㠯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養里切,怡上聲。爲也。【論語】視其所以。
因也。【詩·邶風】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【左傳·昭十三年】我之不共,魯故之以。【註】以魯故也。【列子·周穆王篇】宋人執而問其以。
用也。【論語】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
【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】凡師能左右之曰以。【易·師卦】能以衆正。
【詩·周頌】侯彊侯以。【註】彊民有餘力來助者,以閒民轉移執事者。
同已。【孟子】無以,則王乎。
古以與聲相通。【禮·燕禮】君曰:以我安。【註】猶與也。【魏書·李順傳】此年行師,當克以不。【韓愈·剝啄行】凡今之人,急名以官。【註】韓文與多作以。
【集韻】與似同。【易·明夷】箕子以之。鄭氏,荀氏皆作似。

◎ 朝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月】朝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8

〔古文〕晁【唐韻】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陟遙切,音昭。【說文】旦也。从倝舟聲。【爾雅·釋詁】朝,早也。【詩·鄘風】崇朝其雨。【傳】崇,終也。從旦至食時爲終朝。
朝鮮,國名。
姓。【姓氏急就篇】朝氏,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後。唐日本人朝衡。漢鼂錯,亦作朝。
【廣韻】直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馳遙切,音潮。【爾雅·釋言】陪朝也。【註】臣見君曰朝。【書·舜典】羣后四朝。【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】春見曰朝。【註】朝,猶早也。欲其來之早。【禮·曲禮】天子當宁而立,諸公東面,諸侯西面,曰朝。【疏】凡天子三朝:其一在路門內,謂之燕朝。其二是路門外之朝,謂之治朝。其三是臯門之內,庫門之外,謂之外朝。
【王制】天子無事,與諸侯相見曰朝。
同類往見亦曰朝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臨邛令謬爲恭敬,日往朝相如。
郡守聽事亦曰朝。【後漢·劉寵傳】山谷鄙生,未嘗識郡朝。
【集韻】追輸切,音株。朝那,縣名。
【韻補】叶陳如切。【急就章】向夷吾竺諫朝。【易林】赤帝懸車,廢職不朝。叔帶之災,居於氾廬。
叶蚩於切。【王逸·九思】望舊邦兮路逶隨,憂心悄兮心勤渠。魂煢煢兮不遑寐,目眇眇兮寤終朝。
叶張流切。【韓愈·祭員外文】罔有疑忌,惟其嬉遊。草木之春,鳥鳴之朝。
叶株遇切。【前漢·敘傳】賈生矯矯,弱冠登朝。遭文叡聖,屢抗其疏。
叶直照切。【陸雲·夏府君誄】旣其績,英風彌邵。天子有命,曾是在朝。頻繁帷幄,祇承皇耀。
叶直祐切。【韋孟·在鄒詩】微微小子,旣耇且陋。豈不牽位,穢我王朝。

总述:诗句翟茀以朝出自《硕人(硕人其颀)》。作者是先秦诗人诗经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