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头白未应休

诗句
头白未应休
拼音
 tóu bái wèi yīng xiū
平仄
平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十一尤
上一句
劳生故白头
下一句
阙下难孤立

「头白未应休」出自:《江南别友人》

劳生故白头,头白未应休。阙下难孤立,天涯尚旅游。
听猿吟岛寺,待月上江楼。醉别醒惆怅,云帆满乱流。

「头白未应休」作者:

张乔,池州人,咸通进士。后隐居九华山,存诗二卷。

「头白未应休」辞典释义

◎ 头的意思

【戌集下 • 頁】头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度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徒侯切,音投。【說文】首也。【禮·玉藻】頭容直。【釋名】頭,獨也,於體高而獨也。
古者謂一人爲一頭。【春秋元命苞】十紀,其一曰九頭紀,卽人皇氏。人皇兄弟九人故也。
【儀禮·士相見禮】贄,冬用雉,夏用腒,左頭奉之。【註】頭,陽也。【疏】執禽者左首。雉以不可生服,故殺之。雖死猶尚左,以從陽也。
人名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晉侯之豎頭須,守藏者也。【註】豎,小吏,名頭須。
藥名。【本草綱目】百頭,貫衆也。一名鴟頭。【陶弘景曰】葉似大蕨,毛芒似老鴟頭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古音徒。【古詩】東方千餘騎,夫壻居上頭。何用識夫壻,白馬從驪駒。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上紀開闢,邃古之初。五龍比翼,人皇九頭。
與兜通。【山海經】讙頭國。【註】讙兜,堯臣,有罪投南海而死,帝憐之,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。【博物志】作讙兜國。

◎ 白的意思

【午集中 • 白】白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旁陌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薄陌切,音帛。【說文】西方色也。隂用事,物色白。从入合二,二隂數也。【釋名】啓也。如水啓時色也。【爾雅·釋天】秋爲白藏。【疏】秋之氣和,則色白而收藏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書繪之事,西方謂之白。【書·禹貢】冀州,厥土惟白壤。靑州,厥土白墳。
【禮·檀弓】殷人尚白。
【增韻】素也。潔也。【易·賁卦】白賁无咎。【註】其質素,不勞文飾也。
【說卦】巽爲白。【疏】風吹去塵,故潔白也。
明也。【禮·曾子問】當室之白。【註】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。【荀子·正名篇】說不行,則白道而冥窮。【註】白道,謂明道也。【前漢·谷永傳】反除白罪。【註】罪之明白者,皆反而除之。
白屋,以茅覆屋也。【前漢·蕭望之傳】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。
白衣,給官府趨走者。【前漢·兩龔傳】聞之白衣,戒君勿言也。
白徒,猶白身。【管子·乘馬篇】白徒三十人奉車兩。
白丁。【北史·李敏傳】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:敏何官。對曰:一白丁耳。
白民。【魏書·食貨志】莊帝班入粟之制,白民輸五百石,聽依第出身。
白著。【唐書·劉晏傳】稅外橫取謂之白著。【春明退朝錄】世人謂酒酣爲白著。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,酩酊如飲者之著也。
【禮·玉藻】君衣狐白裘。【註】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。
【爾雅·釋器】白金謂之銀。
【唐書·食貨志】隋末行五銖白錢。
【前漢·法志】罪人爲白粲。【註】坐擇米使正白,三歲也。
【古今注】白筆,古珥筆,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。
【字學淵源】飛白書,蔡邕見施堊帚而作。
星名。【博雅】太白謂之長庚。
旗名。【禮·明堂位】殷之大白。
罰爵名。【說苑】魏文侯與大夫飲,使公乘不仁爲觴政,曰:飲不釂者,浮以大白。
酒名。【禮·內則】酒淸白。【註】白事酒,昔酒也。色皆白,故以白名之。
稻曰白,黍曰黑。【周禮·天官·籩人】其實䵄蕡白黑。
馬名。【詩·秦風】有馬白顚。【疏】額有白毛,今之戴星馬也。
猛獸名。【汲冢周書】義渠以茲白。【註】茲白,一名駁,能食虎豹。
蟲名。【爾雅·釋蟲】蟫白魚。【註】衣書中蟲也。
【大戴禮】白鳥者,謂蚊蚋也。
草名。【前漢·西域傳】鄴善國多白草。
三白,正月雪也。【西北農諺】要宜麥,見三白。
五白,簙簺五木也。【宋玉·招魂】成梟而牟,呼五白些。
梵言一年爲一白。【傳燈錄】我止林閒,已經九白。
山名。【後漢·耿恭傳】竇固前擊白山,功冠三軍。【註】冬夏有雪,故名白山。【金史·禮志】有司言,長白山在興王之地,禮合尊崇。
水名。【桑欽水經】白水出朝陽縣西。
州名。【唐書·地理志】武德四年置白州,因博白溪而名。
海外有白民國。見【山海經】。
白狄,狄別名。見【春秋·成九年】。
戎類有六,一曰老白。見【風俗通】。
姓。黃帝後。【左傳】秦大夫白乙丙。
複姓。【史記·秦本紀】白冥氏,秦族。【潛夫論】吉白氏,莘姓後。
白楊提,代北三字姓。
【諡法】外內貞復曰白。
【玉篇】告語也。【正字通】下告上曰稟白。同輩述事義亦曰白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,白見四人。【後漢·鍾皓傳】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。
【唐書·宦者傳】宣宗時,諸道歲進閹兒,號私白。○按《說文》入聲有白部,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。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,曰此亦自字也。省自者,詞言之氣从鼻出,與口相助也。是告語之白讀自,西方之白讀帛,音義各別。許氏分爲二部。《玉篇》合而爲一,今从之。
【集韻】步化切,音杷。亦西方色也。
博陌切。與伯同。長也。一曰爵名。亦姓。【印藪】有白鸞氏。【註】卽伯字。
叶旁各切,音薄。【詩·小雅】裳裳者華,或黃或白。我覯之子,乘其四駱。
叶房密切,音弼。【蘇軾·寒食雨詩】暗中偸負去,夜半眞有力。何殊病少年,病起頭已白。,古文自。疾二切。

◎ 未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未·康熙筆画:5·部外筆画:1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類篇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無沸切,音味。【說文】未,味也。六月,百果滋味已具,五行木老於未,象木重枝葉之形。【爾雅·釋天】太歲在未曰協洽。【禮·月令註】季夏者,斗建未之辰也。
【前漢·律歷志】昧薆於未。【釋名】未,昧也。日中則昃,向幽昧也。
【玉篇】未猶不也,未有不,卽有也。
未央,複姓。見【李淳風·乙巳占】。

◎ 应的意思

【卯集上 • 心】应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13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陵切,音膺。【說文】當也。从心聲。【徐曰】,鷹字也。本作,今作應。
料度辭也。【唐詩】應須,祇應,皆是也。
【周語】其叔父實應且憎。【註】猶受也。
國名。【括地志】故應城,因應山爲名,在汝州葉縣。
姓。出南頓,本周武王後。【左傳·僖二十四年】邗晉應韓,武之穆也。漢有應曜,與四皓偕隱,曜獨不出,八代孫應劭,集解漢書。
通作膺。【書·武成】誕膺天命。【註】當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證切,音譍。【集韻】答也。【廣韻】物相應也。【易·咸卦】二氣感應以相與。
樂名。【周禮·春官·笙師應樂註】應長六尺五寸,象柷,有椎連底,左右相擊,以應柷也。【樂書】應樂,猶鷹之應物,其獲也小,故小鼓小舂謂之應,所以應大也。小鼙曰應鼓。【周禮·春官·小師】擊應鼓。【註】鼙也。
天子之門曰應門。【詩·大雅】廼立應門。【註】正門也。
州名。鴈門地,唐置應州。
叶於容切,音雍。【易·蒙卦】童蒙求我,志應也。初筮告,以剛中也。【陸賈新語】事以類相從,聲以音相應。◎按應字,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。《正字通》止作去聲,誤。

◎ 休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休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許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虛尤切,朽平聲。美善也,慶也。【書·太甲】實萬世無疆之休。
【周官】作德心逸日休。【詩·商頌】何天之休。
宥也。【書·呂】雖休勿休。【註】宥之也。我雖以爲宥,爾惟勿宥。
【爾雅·釋訓】休休,儉也。【疏】良士顧禮節之儉也。【詩·唐風】良士休休
休沐,言休假也。一曰下沐,一曰旬休。唐法,旬休者一月三旬,遇旬則休沐,卽十日一洗沐也。
致仕曰休。
休息。【禮·月令】季秋之月,霜始降,則百工休。
【揚子·方言】稱傀儡戲曰休,亦曰提休。
地名。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。見【史記·年表】。
【爾雅·釋木】休,無實李。【註】一名趙李。
蚤休,藥名。
姓。
休休,人名。見【五代史】。
【集韻】吁句切,音煦。氣以溫之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弓人角之,本蹙於,而休於氣。
同咻。【左傳·昭三年】民人痛疾,而或燠休之。【註】燠休,痛念聲。
叶虚嬌切,音囂。【陸雲·贈鄭曼季詩】拊翼墜夕,和鳴興朝。我之思之,言懷其休。
叶匈于切,音虛。【吳志·胡綜黃龍大牙賦】含契河洛,動與道俱。天贊人和,僉曰惟休。【說文】休在木部,人依木則休。《爾雅》庇䕃曰休,會止木庇息意。◎按今《爾雅·釋言》本作庇庥䕃也。

总述:诗句头白未应休出自《江南别友人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张乔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