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登坛尽小师

诗句
登坛尽小师
拼音
 dēng tán jǐn xiǎo shī
平仄
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上平四支、去声四寘
上一句
结社多高客
下一句
早秋归寺远

「登坛尽小师」出自:《送太昱禅师(一作许浑诗)》

禅床深竹里,心与径山期。结社多高客,登坛尽小师
早秋归寺远,新雨上滩迟。别后江云碧,南斋一首诗。

「登坛尽小师」作者:

杜牧(803-853)晚唐杰出诗人。字牧之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宰相杜佑之孙。公元828年(大和二年)进士及第,授宏文馆校书郎。多年在外地任幕僚,后历任监察御史,史馆修撰,膳部、比部、司勋员外郎,黄州、池州、睦州刺史等职,最终官至中书…

「登坛尽小师」辞典释义

◎ 登坛的意思

⒈  登上坛场。古时会盟、祭祀、帝王即位、拜将,多设坛场,举行隆重的仪式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臧洪传》:“昔 张景明 亲登坛喢血,奉辞奔走,卒使 韩牧 让印,主人得地。”
《文选·陆倕<石阙铭>序》:“命旅致屯云之应,登坛有降火之祥。”
李善 注:“登坛,祭天也。”
《文选·袁宏<三国名臣序赞>》:“然而杜门不用,登坛受讥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江表传》曰:‘ 权 既即尊位,请会百官,归功 周瑜 ……’然登坛,即位之时也。”
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“皇帝逊位, 魏王 丕 称天子” 李贤 注引 晋 袁晔 《献帝春秋》:“乃为坛於 繁阳 故城, 魏王 登坛,受皇帝璽綬。”
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及 宋 受禪, 谢晦 谓 刘裕 曰:‘陛下应天受命,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。’”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:“君臣一体,自古所难。相国深荐,策拜登坛。”
唐 皇甫曾 《送徐大夫赴南海》诗:“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。”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抚兵》:“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。”

⒉  走上讲台。

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》:“始弘就馆之礼,即受登坛之策。”
唐 杜牧 《送太昱禅师》诗:“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词采》:“阳明 登坛讲学,反復辨説良知二字。”

⒊  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。

鲁迅 《热风·随感录三十九》:“人格的平等,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;现在‘经验’既已登坛,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。”

◎ 尽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尸】尽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
【正字通】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
(盡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慈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在忍切,秦上聲。【說文】器中空也。【小爾雅】止也。【玉篇】終也。【廣韻】竭也。【集韻】悉也。【易·繫辭】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【左傳·哀元年】去惡莫如盡。【穀梁傳·定十年】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【禮·曲禮】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【中庸】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【史記·禮書】明者,禮之盡也。【荀子·正名篇】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【註】適可而止也。
【韓鄂歲華紀麗】大酺小盡。【註】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
姓。見【萬姓統譜】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卽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忍切,津上聲。【類篇】極也。【正韻】盡之也。【書·康誥】往盡乃心。【詩·小雅】孔惠孔時,維其盡之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,曰:盡敵而反。【禮·樂記】殷周之盡矣。
【韻會】皆也。【左傳·昭二年】韓宣子曰:周禮盡在魯矣。
【類篇】任也。【增韻】縱令也。【左傳·文十四年】公子商人,盡其家貸於公。【禮·曲禮】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俗作儘。
盡盡,極視盡物之貌。【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】學者之嵬盡盡然,盱盱然。
【韻會】徐刃切【正韻】齊進切,秦去聲。亦竭也。【周語】齊國佐其語盡。【註】盡其心意,善惡褒貶,無所諱也。【世說新語】可以累心處都盡。【註】盡,猶空也。

◎ 小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小】小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私兆切【正韻】先了切,蕭上聲。【說文】物之微也。从八从亅。見而分之。【徐曰】亅,始見也。八,分也。始可分別也。【玉篇】細也。【易·繫辭】其稱名也小,其取類也大。【左傳·襄三十一年】君子務知大者遠者,小人務知小者近者。
【周禮·天官】有小卿,副貳,大卿,卽小宰等也。
狹隘也。【書·仲虺之誥】好問則裕,自用則小。
輕之也。【左傳·桓十三年】莫敖狃於蒲騷之役,將自用也,必小羅。
【詩·邶風】慍于羣小。【註】小,衆妾也。
【韻輯】白小,魚名。
叶蘇計切,音細。【白居易·懺悔偈】無始劫來,所造諸罪。若輕若重,無大無小。了不可得,是名懺悔。

◎ 师的意思

【寅集中 • 巾】师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疏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霜夷切【正韻】申之切,音獅。【爾雅·釋詁】衆也。【釋言】人也。【郭註】謂人衆也。
天子所居曰京師。【詩·大雅】惠此京師。【公羊傳·桓九年】京師者,大衆也。
【說文】二千五百人爲師。【周禮·地官】五旅爲師。【註】二千五百人。【詩·大雅】周王于邁,六師及之。【傳】天子六軍。【疏】春秋之時,雖累萬之衆,皆稱師。詩之六師,謂六軍之師。【易·師卦註】多以軍爲名,次以師爲名,少以旅爲名。師者,舉中之言。
【玉篇】範也。敎人以道者之稱也。【書·泰誓】作之師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出則有師。師也者,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。
【玉篇】象他人也。【增韻】法也,效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百僚師師。【傳】師師,相師法。
長也。【書·益稷】州十有二師。【註】師,長也。
神名。【周禮·春官】以槱燎祀風師雨師。【註】風師,箕也。雨師,畢也。【屈原·離騷】雷師告余以未具。【註】雷師,豐隆也。
國名。【史記·大宛傳】樓蘭姑師。【註】二國名。姑師,卽車師也。
縣名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河南尹有匽師。【註】帝嚳所都。
官名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黃帝氏以雲紀,故爲雲師,而雲名。炎帝氏以火紀,故爲火師,而火名。共工氏以水紀,故爲水師,而水名。太皥氏以龍紀,故爲龍師,而龍名。少皥摯之立也,鳳鳥適至,故紀於鳥,爲鳥師,而鳥名。【書·周官】立太師,太傅,太保,茲惟三公。少師,少傅,少保,曰三孤。
師得,宮名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枝鵲露寒,棠黎師得。【註】師古曰:師得宮,在櫟陽界。
獸名。與獅通。【前漢·西域傳】烏弋山出師子。
姓。【前漢·師丹傳】丹,琅琊東武人,哀帝時爲大司空。
右師,左師,俱複姓。

总述:诗句登坛尽小师出自《送太昱禅师(一作许浑诗)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牧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