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九日龙山饮
- 拼音
- jiǔ rì lóng shān yǐn
- 平仄
- 仄仄平平仄
- 韵脚
- 上声二十六寝、去声二十七沁
- 下一句
- 黄花笑逐臣
「九日龙山饮」的意思,全诗译文
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。
九日在龙山宴饮,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。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,月下醉舞,明月留人。
「九日龙山饮」出自:《九日龙山饮》
九日龙山饮,黄花笑逐臣。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醉看风落帽,舞爱月留人。
「九日龙山饮」作者: 李白
「九日龙山饮」辞典释义
◎ 九日的意思
⒈ 九个太阳。古代神话,谓天有十日,九日居大木之下枝,一日居上枝, 尧 使 后羿 射之,中九日。见《楚辞·招魂》、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。
引三国 魏 曹植 《愁霖赋》:“攀扶桑而仰观兮,假九日於天皇。”
晋 傅玄 《杂诗》:“暘谷发清曜,九日栖高枝。”
清 顾炎武 《书女娲庙》诗:“弯弓不射九日落,苍苍列象生毛羽。”⒉ 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。
引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引 南朝 梁 吴均 《续齐谐记》:“今世人每至九日,登山饮菊酒。”
唐 李白 《九日龙山饮》诗:“九日 龙山 饮,黄花笑逐臣。”
元 丁鹤年 《登定海虎蹲山》诗:“东海十年多契阔,西风九日独登临。”◎ 龙的意思
【亥集下 • 龍】龙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0
〔古文〕竜㰍龒䰱【唐韻】【集韻】力鍾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盧容切,音籠。【說文】龍,鱗蟲之長,能幽能明,能細能巨,能短能長,春分而登天,秋分而潛淵。【廣雅】有鱗曰蛟龍,有翼曰應龍,有角曰虯龍,無角曰螭龍,未升天曰蟠龍。【本草註】龍耳虧聰,故謂之龍。【易·乾卦】時乗六龍以御天。又星名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龍尾伏辰。【疏】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。又【襄二十八年】龍,宋鄭之星也。又山名。龍門,在河東,見【禹貢】。龍山,見【山海經】。封龍,見【括地志】。又邑名。【左傳·成二年】齊侯伐我北鄙,三日取龍。【註】龍,魯邑。在泰山博縣西南。又【前漢·地理志】燉煌郡有龍勒縣。又官名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太皡氏以龍紀,故爲龍師,而龍名。又句龍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共工氏有子曰句龍。又馬名。《周禮·廋人》馬八尺以上爲龍。【禮·月令】駕蒼龍。又龍輔,玉名。【左傳·昭二十九年】公賜公衍羔裘,使獻龍輔於齊侯。又草名。【詩·鄭風】隰有游龍。【陸璣·草木疏】一名馬蓼,生水澤中,今人謂之小葒草。又神名。【山海經】有神名燭龍。【屈原·離騷】日安不到,燭龍何照。又姓。漢有龍且。又複姓。夏關龍逢,卽豢龍氏後。漢御史擾龍羣,卽劉累之後。又人名。奢龍,黃帝臣。【管子·五行篇】奢龍辨乎東方,故使爲土師。又舜臣名。【書·舜典】帝曰:龍命汝作納言,夙夜出納朕命。又【廣雅】龍,君也。又【廣韻】通也。又【玉篇】寵也。【詩·商頌】何天之龍。我龍受之。【毛傳】讀如字。【朱傳】寵也。又【玉篇】和也,萌也。又【正韻】與寵同。【詩·商頌·何天之龍釋文】鄭讀作寵,榮名之謂也。○按朱傳作叶音。又【正韻】音曨。【孟子】有私龍斷焉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莫江切,音厖。【集韻】黑白雜色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玉人上公用龍。【註】謂雜色,非純玉也。又叶蒲光切,音龐。【易·坤卦】故稱龍焉。叶上嫌於無陽。【揚雄·解嘲】以鴟梟而笑鳳凰,執蝘蜒而嘲龜龍。【說文】从肉飛之形,童省聲。【徐鉉曰】象宛轉飛動之貌。◎ 山的意思
【寅集中 • 山】山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0
【廣韻】所閒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師閒切【正韻】師姦切,與刪音同。【說文】山宣也。宣氣散生萬物,有石而高也。【徐曰】象山峰起之形。【釋名】山,產也。產萬物者也。【易·說卦】天地定位,山澤通氣。【書·禹貢】奠高山大川。【爾雅·釋山】河南華,河西嶽,河東岱,河北恆,江南衡,《周禮》謂之鎮。【鄭註】鎮名山安地德者也。又【山海經】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。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。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,今隴西甘肅玉門外,其地也。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,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。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,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。見【讀山海經語】。又連山,古易名。【周禮·春官】掌三易之法。一曰連山。【註】似山之出內氣也。又姓。古烈山氏之後。又公山,複姓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所旃切,音仙【詩·小雅】幽幽南山。叶上干,干音堅。又【孔子·丘陵歌】喟然迴慮,題彼泰山。鬱確其高,梁甫迴連。○按山在刪韻,古轉聲寒刪先通,則非止叶音矣。又叶疏臻切,音甡。【班固·東都賦】吐燄生風,欱野歕山。叶下振。【正字通】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,互見。◎ 饮的意思
【戌集下 • 食】饮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淾㱃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錦切,音上聲。【玉篇】咽水也。亦歠也。【釋名】飮,奄也。以口奄而引咽之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膳夫】飮用六淸。又【酒正】辨四飮之物:一曰淸、二曰醫、三曰漿、四曰酏。【註】淸渭醴之泲者,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,漿今之酨漿,酏今之粥也。又漱也。【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】賔坐祭,遂飮奠於豐上。【註】飮,潄也。又隱也。【後漢·蔡邕傳】邕上疏曰:臣一入牢獄,當爲楚毒所迫趣,以飮章辭情,何緣復聞。【註】趣音促,飮猶隱也,今匿名文書也。又【正字通】樂律有聲飮,以聲相轉而合也。梁武帝自制四器,名曰通,每通施三絃,因以通聲,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。又飮器,溺器也。【戰國策】趙襄子殺智伯,漆其頭以爲飮器。【註】溺器。或曰酒器。又受箭曰飮箭。【郭璞·蛟贊】漢武飮羽。又【廣韻】於禁切,音蔭。以飮飮之也。【禮·檀弓】酌而飮寡人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。又【莊子·則陽篇】或不言而飮人以和。【說文】或作㱃。通作飮。互詳酉部酓字註。
总述:诗句九日龙山饮出自《九日龙山饮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