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琵琶起舞换新声

诗句
琵琶起舞换新声
拼音
 pí pá qǐ wǔ huàn xīn shēng
平仄
平平仄仄仄平平
韵脚
下平八庚
下一句
总是关山旧别情

「琵琶起舞换新声」出自:《从军行(琵琶起舞换新声)》

琵琶起舞换新声, 总是关山旧别情。 撩乱边愁听不尽, 高高秋月照长城。

「琵琶起舞换新声」作者:

王昌龄(698─约757),字少伯,唐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(727)进士,为校书郎,开元二十二年(734)中博学宏词,授汜水(今河南荥阳县境)尉,再迁江宁,故世称王江宁。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(今湖南黔阳县)尉。安史乱…

「琵琶起舞换新声」辞典释义

◎ 琵琶的意思

⒈  弹拨乐器。初名批把,见《释名·释乐器》。此类乐器原流行于 波斯、阿拉伯 等地, 汉 代传入我国。后经改造,圆体修颈,有四弦、十二柱,俗称“秦汉子”。一说,我国 秦 末,百姓苦 长城 之役,弦鼗而鼓之,琵琶即始于此。(见 晋 傅玄 《〈琵琶赋〉序》。) 南北朝 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我国,四弦,腹呈半梨形,颈上有四柱,横抱怀中,用拨子弹奏,即现今琵琶的前身。 唐 宋 以来经不断改进,柱位逐渐增多,改横抱为竖抱,废拨子,改用手指弹奏。现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,通常称四相十三品,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;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,技法丰富,成为重要的民族独奏乐器。

⒉  指弹奏琵琶的指法。

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识鉴》:“﹝ 王蝺 ﹞又见 康崑崙 弹琵琶云:‘琵声多,琶声少,亦未可弹五十四丝大弦也。’自下而上谓之琵,自上而下谓之琶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八回:“怎的推手向外为琵,合手向内为琶,怎的为挑,为弄,为勾,为拨:--指使的他按谱徵歌都学得心手相应。”

⒊  鱼名。

《文选·左思<吴都赋>》:“於是乎长鲸吞航,修鯢吐浪,跃龙腾蛇,鮫鯔琵琶。”
刘逵 注:“琵琶鱼,无鳞,其形似琵琶,东海有之。”
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海鱼千岁为剑鱼,一名琵琶,形似琵琶而善鸣,因以名焉。”

◎ 起舞的意思

⒈  亦作“起儛”。

⒉  起身舞蹈。

《国语·晋语二》:“驪姬 许诺,乃具,使 优施 饮 里克酒。中饮, 优施 起舞。”
《隋书·五行志上》:“武帝 讲於 重云殿,沙门 誌公 忽然起儛歌乐,须臾悲泣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后元丰行》:“吴 儿踏歌女起舞,但道快乐无所苦。”
蔡东藩 《唐史通俗演义》第十六回:“太宗 起舞,诸王等更迭奉觴。”

⒊  “闻鷄起舞”的省略。表示志士及时奋发,刻苦磨炼。典出《晋书·祖逖传》。参见“闻鸡起舞”。

宋 苏辙 《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》诗:“冷澈登临倦,衰慵起舞迟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满庭芳·题元人<芦州聚雁图>》词:“待向中宵起舞,无人处,那有村鸡。”
陈毅 《满江红·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》词:“应中宵起舞到鷄鸣,练腰脚。”

◎ 换的意思

【卯集中 • 手】换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9
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胡玩切,音逭。讀若完去聲。【說文】易也。【晉書·阮孚傳】嘗以金貂換酒。
【前漢·敘傳】項氏畔換。【註】孟康曰:畔,反也。換,易也。師古曰:畔換,强恣貌。猶言跋扈也。【左思·魏都賦】雲散叛換。【註】叛換,猶恣睢也。【集韻】作愌。
于眷切,音院。【蘇轍·送孫提詩】依依東軒竹,凜凜故人面。詔書遂公私,使節許新換。从手从側人从穴从廾。俗作换,非。

◎ 新声的意思

⒈  新作的乐曲;新颖美妙的乐音。

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平公 説新声。”
晋 陶潜 《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》诗:“清歌散新声,緑酒开芳颜。”
唐 孟郊 《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》:“握中有新声, 楚 竹人未闻。”
元 王士熙 《李宫人琵琶引》:“新声不用黄金拨,玉指萧萧弄晚凉。”
章炳麟 《辨诗》:“李延年 復依西域《摩訶兜勒》之曲,以造新声二十八解。”

⒉  指新乐府辞或其他不能入乐的诗歌。

姚华 《论文后编》:“诗本乐章,自古辞不入今乐,则变为新声,及其递变,新声又不入乐, 宋 元 而后,悉为徒诗矣。”
康有为 《与菽园论诗》诗:“新世瑰奇异境生,更搜 欧 亚 造新声。”

总述:诗句琵琶起舞换新声出自《从军行(琵琶起舞换新声)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