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聚散十年人不同
- 拼音
- jù sàn shí nián rén bù tóng
- 平仄
- 仄仄仄平平仄平
- 韵脚
- 上平一东
- 上一句
- 往来千里路长在
- 下一句
- 但见时光流似箭
「聚散十年人不同」出自:《关河道中》
					槐陌蝉声柳市风,驿楼高倚夕阳东。往来千里路长在, 
聚散十年人不同。但见时光流似箭,岂知天道曲如弓。
平生志业匡尧舜,又拟沧浪学钓翁。
聚散十年人不同。但见时光流似箭,岂知天道曲如弓。
平生志业匡尧舜,又拟沧浪学钓翁。
「聚散十年人不同」作者: 韦庄
「聚散十年人不同」辞典释义
- ◎ 聚散的意思
- ⒈ 会聚与分散。 - 引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安危相易,祸福相生,缓急相摩,聚散以成。” 
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》诗:“乱离又聚散,宿昔恨滔滔。”
 宋 沉瀛 《念奴娇》词:“须臾聚散,人生真信如客。”
 清 黄鷟来 《述别叙怀送何黼侯之任阶州》诗之二:“胡为数载来,聚散如飞烟。”- ⒉ 使离散之人再聚。 - 引晋 孙楚 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收离聚散,咸安其居。” - ⒊ 指离散。有聚少离多意。 - 引宋 欧阳修 《玉楼春》词之九:“人生聚散弦筈,老去风情尤惜别。” 
 宋 周邦彦 《荔枝香》词之二:“大都世间,最苦惟聚散。”
- ◎ 十年的意思
- ⒈ 形容时间长久。 - 引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蕕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 
 杨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
 唐 贾岛 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
- ◎ 人的意思
- 【子集中 • 人】人·康熙筆画:2·部外筆画:0 - 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如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而鄰切,音仁。【說文】天地之性最貴者也。【釋名】人,仁也,仁生物也。【禮·禮運】人者,天地之德,隂陽之交,鬼神之會,五行之秀氣也。 又一人,君也。【書·呂】一人有慶,兆民賴之。又予一人,天子自稱也。【湯誥】嗟爾萬方有衆,明聽予一人誥。又二人,父母也。【詩·小雅】明發不寐,有懷二人。又左人,中人,翟國二邑。又官名。【周禮】有庖人,亨人,漿人,凌人之類。又楓人,老楓所化,見【朝野僉載】。又蒲人,艾人,見【歲時記】。又姓。明人傑。又左人,聞人,俱複姓。又【韻補】叶如延切,音然。【劉向·列女頌】望色請罪,桓公嘉焉。厥後治內,立爲夫人。
- ◎ 不同的意思
- ⒈ 不相同;不一样。 - 引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定势》:“所习不同,所务各异,言势殊也。” 
 前蜀 韦庄 《关河道中作》诗:“往来千里路长在,聚散十年人不同。”
 毛泽东 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二:“他们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,他们的历史习惯,跟我们不同。”- ⒉ 不同意。 - 引《宋书·张邵传》:“太尉长史 何勗 不同,欲席捲奔 鬱洲,自海道还都。” 
 《南齐书·鄱阳王锵传》:“殿下但乘油壁车入宫,出天子置朝堂,二王夹辅号令, 粲 等闭城门上仗,谁敢不同?”- ⒊ 不和。 - 引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﹝ 融 ﹞与中丞 赵舍 不同,託病归家。” 
总述:诗句聚散十年人不同出自《关河道中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韦庄。
(0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