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江界平分两岸春
- 拼音
- jiāng jiè píng fēn liǎng àn chūn
- 平仄
- 平仄平平仄仄平
- 韵脚
- 上平十一真
- 上一句
- 郡楼对玩千峰月
- 下一句
- 杭越风光诗酒主
「江界平分两岸春」出自:《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,喜得杭越邻州,先赠长句》
稽山镜水欢游地,犀带金章荣贵身。官职比君虽校小,
封疆与我且为邻。郡楼对玩千峰月,江界平分两岸春。
杭越风光诗酒主,相看更合与何人。
封疆与我且为邻。郡楼对玩千峰月,江界平分两岸春。
杭越风光诗酒主,相看更合与何人。
「江界平分两岸春」作者: 白居易
「江界平分两岸春」辞典释义
◎ 江界的意思
⒈ 沿江地区。
引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将军襄城公郑伟墓志铭》:“公暂临 江 界,已悉 南越 之兵;裁泛楼船,即善 昆弥 之战。”
《宋史·祁廷训传》:“从征 淮南,赐以明光细甲,令董舟师巡 江 界。 吴 人伏兵 三江口 葭菼中,掩击 廷训,廷训 力战大破之。”⒉ 江水形成的天然分界。
◎ 平分的意思
⒈ 平均分配;对半分。
引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平分四时兮,窃独悲此廪秋。”
《史记·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﹝ 司马穰苴 ﹞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,身与士卒平分粮食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,喜得杭越邻州,先赠长句》:“郡楼对翫千峯月,江界平分两岸春。”
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遄发》:“行来渐渐和他远,平分得相思一半。”
周立波 《懒蛋牌子》三:“平分土地时,穷哥们的势力一天天重了。”◎ 两的意思
【子集下 • 入】两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〔古文〕㒳【唐韻】【正韻】良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里養切,良上聲。【說文】再也。【易·繫辭】兼三才而兩之。
又【玉篇】匹耦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之職】以九兩繫邦國之民。【註】兩猶耦也,所以協耦萬民,聯繫不散,有九事也。又【韻會】匹也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重錦三十兩。【註】三十匹也。又車數曰兩。【後漢·吳祐傳】載之兼兩。【註】車有兩輪,故稱兩。又【玉篇】二十四銖爲兩。又【雞林類事】四十曰麻兩。又【史記·平準書】更鑄四銖錢,其文爲半兩。又【南史·齊和帝紀】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,名曰假兩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力讓切【正韻】力仗切,良去聲【詩·召南】百兩御之。◎ 岸的意思
【寅集中 • 山】岸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5
【唐韻】五旰切【集韻】魚旰切【韻會】疑旰切【正韻】魚幹切,音犴。【說文】水厓而高者。【爾雅·釋地】望厓洒而高岸。【註】厓峻而水深曰岸。【詩·衞風】淇則有岸。【小雅】高岸爲谷。
又階也。【張衡·西京賦】襄岸夷塗。【註】襄,高也。岸,殿階也。又魁岸,雄傑也。【前漢·江充傳】爲人魁岸。【註】岸者,有廉稜如崖岸形。【唐書·宦者傳】仇士良以李石稜稜有風岸深忌之。又道岸。【詩·大雅】誕先登于岸。【註】道之極至處也。又露額曰岸。【後漢·馬援傳】帝岸幘見援。又獄名。【詩·小雅】宜岸宜獄。【註】鄕亭之繫曰岸,朝廷曰獄。韓詩作犴。◎ 春的意思
【辰集上 • 日】春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〔古文〕萅旾【廣韻】昌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樞倫切,蠢平聲。【爾雅·釋天】春爲靑陽。【註】氣淸而溫陽。【周禮·春官·宗伯疏】春者出生萬物。【公羊傳·隱元年】春者何,歲之始也。【註】春者,天地開闢之端,養生之首,法象所出。昏斗指東方曰春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東方木主春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陽氣動物,於時爲春。春,蠢也。物蠢生,廼動運。
又姓。【何氏姓苑】春申君黃歇之後。又酒名。【唐國史補】酒有郢之富水春,烏程之若下春,滎陽之上窟春,富平之石東春,劒南之燒春。又花名。【花木考】鸎粟別種名麗春。又【集韻】尺尹切,音蠢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梓人】張皮侯而棲鵠,則春以功。【註】春讀爲蠢。蠢,作也,出也。
总述:诗句江界平分两岸春出自《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,喜得杭越邻州,先赠长句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