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从此渐知光景异
- 拼音
- cóng cǐ jiàn zhī guāng jǐng yì
- 平仄
- 平仄仄平平仄仄
- 韵脚
- 去声四寘
- 上一句
- 好井无疑漱入心
- 下一句
- 锦都回首尽愁吟
「从此渐知光景异」出自:《西县作》
水风初见绿萍阴。平郊不爱行增气,好井无疑漱入心。
从此渐知光景异,锦都回首尽愁吟。
「从此渐知光景异」作者: 薛能
「从此渐知光景异」辞典释义
◎ 从此的意思
⒈ 从此时或此地起。
引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公等皆去,吾亦从此逝矣!”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恩爱从此别,断肠伤肝脾。”
唐 李益 《写情》诗:“从此无心爱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楼。”
宋 苏轼 《石鼻城》诗:“北客初来试新险, 蜀 人从此送残山。”
明 张居正 《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》:“若从此再加学问之功,以讲求义理,开广聪明,则太平之业,可计日而待也。”
清 恽敬 《答伊扬州书三》:“舍弟蹉跎二十年,不得已请书於先生,从此或有遇合以成其用,皆先生之赐也。”
巴金 《灭亡》第八章:“但不到半年,她底丈夫抛弃了她,从此音讯杳无。”⒉ 从这一道理或事实基础出发。
引汉 司马相如 《上林赋》:“务在独乐,不顾众庶,忘国家之政,贪雉兔之获,则仁者不繇也。从此观之, 齐 楚 之事,岂不哀哉!”
晋 干宝 《<搜神记>序》:“卫朔 失国,二传互其所闻; 吕望 事 周,子长 存其两説。若此比类,往往有焉。从此观之,闻见之难,由来尚矣。”
明 李贽 《寄焦弱侯》:“是以天资虽或鲁钝,而从此真积,或可几于一唯之 参(曾参 )。”
清 顾炎武 《日知录·厥弟五人》:“若乃 孔子 所谓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者,亦从此(指 夏 少康 封其庶子于 会稽 )而可知之矣。”◎ 渐的意思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渐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11
【唐韻】慈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疾染切【正韻】秦冉切,上聲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丹陽黟南蠻中,東入海。又漸次也,進也,稍也,事之端先覩之始也。【易·漸卦正義】漸者,不速之名。凡物有變移,徐而不速,謂之漸。又通作蔪。【書·禹貢】草木漸包。【釋文】如字,本又作蔪。【字林】才冉反,草之相包裹也。又【集韻】鋤銜切,音鑱。與巉通。高也。或作嶄。【詩·小雅】漸漸之石,維其高矣。又側銜切,音。流貌。【楚辭·九章】涕漸漸兮。又【廣韻】子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將廉切,音尖。流入也。【書·禹貢】東漸于海。又漬也,濕也。【詩·衞風】漸車帷裳。又浸也,染也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漸民以仁。又臺名。【水經注】太液池中有漸臺,三十丈。又星名。【甘氏星經】漸臺四星,屬織女東足。又【集韻】子艷切,音。漸洳,溼貌也。又之列切,音折。同浙。江名。又【類篇】慈鹽切,音潛。涉水也。與潛通。【書·洪範】沉潛剛克。【左傳】【史記】皆作沉漸。◎ 知的意思
【午集中 • 矢】知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3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陟离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珍離切【正韻】珍而切,智平聲。【說文】詞也。从口从矢。【徐曰】知理之速,如矢之疾也。又【玉篇】識也,覺也。【增韻】喩也。【易·繫辭】百姓日用而不知。【書·臯陶謨】知人則哲,能官人。又漢有見知法。【史記·酷吏傳】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,作見知法。【註】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。又相交曰知。【左傳·昭四年】公孫明知叔孫于齊。【註】相親知也。又【昭二十八年】魏子曰:昔叔向適鄭,鬷蔑一言而善,執手遂如故知。【楚辭·九歌】樂莫樂兮新相知。又【爾雅·釋詁】匹也。【詩·檜風】樂子之無知。【註】匹也。又【廣韻】欲也。【禮·樂記】好惡無節於內,知誘於外。又猶記憶也。【論語】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又猶主也。【易·繫辭】乾知大始。【左傳·襄二十六年】公孫揮曰:子產其將知政矣。【魏了翁·讀書雜抄】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。又【揚子·方言】愈也。南楚病愈者,或謂之知。【黃帝素問】二刺則知。【註】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。又藥名。【日華志】預知子,取綴衣領上,遇有蠱毒,則聞其有聲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七年】公徒敗于且知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知義切。【正韻】知意切。與智同。【易·臨卦】知臨大君之宜。【荀子·修身篇】是是非非謂之知。又姓。【左傳】晉有知季,卽荀首也。別食知邑,又爲知氏。又【諡法】官人應實曰知。◎ 光景的意思
⒈ 阳光。
引《楚辞·九章·惜往日》:“惭光景之诚信兮,身幽隐而备之。”
洪兴祖 补注:“《説文》云:景,光也。”
南朝 梁 萧子范 《春望古意》诗:“光景斜 汉 宫,横桥照彩虹。”
宋 王安石 《白云》诗:“愿回 羲和 借光景,常使秀色留檐边。”⒉ 喻恩泽。
引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孔子 贤乎英杰而圣德备,弟子被光景而德彰。”
⒊ 光辉;光亮。
引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剑在室中,光景犹照於外。”
《晋书·刘元海载记》:“其夜梦旦所见鱼变为人,左手把一物,大如半鷄子,光景非常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四皓》诗:“灵珠在泥沙,光景不可昏。”⒋ 光阴;时光。
引南朝 梁 沉约 《休沐寄怀》诗:“来往既云勌,光景为谁留。”
唐 李白 《相逢行》:“光景不待人,须臾成髮丝。”
宋 无名氏 《九张机》词之一:“一张机,织梭光景去如飞。”
明 邵圭洁 《谒金门》词:“酌酒赋诗俱未得,浪将光景掷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七:“在愉快的应酬谈笑中,他这顿午饭,照例要化去一小时光景。”⒌ 犹言日子,指生命或生活。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扫露明轩》:“王施 避 巢 寇,入 天台山,主人 贺理,给以牛粥。
引施 谢曰:‘公乃命司,延我光景,当为扫露明轩,永为下吏。’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我年已衰迈,岂还有取乐好色之意?但老而无子,后边光景难堪。”
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三章:“严肃,对过光景来说,是很好的品质。”⒍ 风光;景象。
引南朝 梁 萧纲 《艳歌篇十八韵》:“凌晨光景丽,倡女凤楼中。”
唐 韩愈 《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》诗:“是时山水秋,光景何鲜新。”
明 宋濂 《赠朱启文还乡省亲序》:“自 唐 季以来,海田屡化,独繁华之如故,庆光景之常新。”
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只有如此, 匈奴 与汉人才能享受到‘边城晏闭,牛羊遍野’的太平光景。”⒎ 情况;景况。
引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二:“女子心下着忙,叫老妈打听家里母亲光景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我从前挨着,只望病好,而今看这光景,病是不得好了。”
朱自清 《背影》:“这些日子,家中光景很是惨澹,一半为了丧事,一半为了父亲赋闲。”⒏ 敬称。犹光仪。
引南朝 宋 鲍照 《送从弟道秀别》诗:“悲思恋光景,密念盈岁时。”
《宋书·符瑞志上》:“吕尚 钓於涯,王下趋拜曰:‘望公七年,乃今见光景於斯。’”⒐ 希望;苗头。
引《醒世恒言·赫大卿遗恨鸳鸯绦》:“大卿 见説请到里面吃茶,料有几分光景,好不欢喜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素梅 道:‘如此甚好,但愿得就是他,这场喜比天还大。’ 龙香 道:‘我也巴不得如此,看来像是有些光景的。’”⒑ 犹言模样。
引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莫妈 也见 双荷 年长,光景妖嬈,也有些不要他在身边了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六回:“他在腰里掏出两个京钱来,买了一个烧饼,在那里撕着吃,细细咀嚼,象很有味的光景。”
魏金枝 《任樟元和三个地主》:“他又是个有钱的光景,对穷人板脸孔,是常事,笑眯眯,就有些蹊跷。”⒒ 上下,左右。
引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人姓 华 名 忠,年纪五十岁光景。”
罗洪 《践踏的喜悦》:“把房门开到半尺光景,伸长脖子,细细谛听着。”⒓ 大概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回:“他光景知道我同藩臺还説得话来,所以特地来拜会我,无非是要求我对藩臺去代他求情。”
茅盾 《林家铺子》二:“看她那股扭起了一对瘪嘴唇的劲儿,光景是钱不到手就一定不肯走。”⒔ 光影。景,同“影”。
引宋 储泳 《祛疑说·鬼神之理》:“或见光景,或闻音声,如在其上,如在其左右者,气或而有也。”
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·俞园假山》:“夜月下照,光景零乱。”⒕ 喻虚幻不实之物。
引清 黄宗羲 《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孟子 言良知, 文成 恐人将此知作光景玩弄,走入玄虚,故就上面点出一‘致’字,其意最为精密。”
◎ 异的意思
【寅集下 • 廾】异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【廣韻】與之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盈之切【正韻】延之切,音怡。【廣韻】已也。【書·堯典】异哉,試可乃已。【傳】异,已也,退也。言餘人盡巳,惟鯀可試,無成乃退。【正義】异聲近巳,巳訓止,是停住之意,故爲退也。又【集韻】發歎也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羊吏切【正韻】以智切,怡去聲。【說文】舉也。又【廣韻】退也。又與異通。【列子·楊朱篇】何以异哉。
总述:诗句从此渐知光景异出自《西县作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薛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