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边兵尽东征

诗句
边兵尽东征
拼音
 biān bīng jǐn dōng zhēng
平仄
平平仄平平
韵脚
上声四纸、下平八庚、下平十蒸
上一句
迢迢隔河水
下一句
城内空荆杞

「边兵尽东征」出自:《塞芦子(芦子关属夏州,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)》

五城何迢迢,迢迢隔河水。边兵尽东征,城内空荆杞。
思明割怀卫,秀岩西未已。回略大荒来,崤函盖虚尔。
延州秦北户,关防犹可倚。焉得一万人,疾驱塞芦子。
岐有薛大夫,旁制山贼起。近闻昆戎徒,为退三百里。
芦关扼两寇,深意实在此。谁能叫帝阍,胡行速如鬼。

「边兵尽东征」作者: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…

「边兵尽东征」辞典释义

◎ 边兵的意思

⒈  守边之兵;边防部队。

《汉书·卢绾传》:“豨 以郎中封为列侯,以 赵 相国将监 赵 代 边,边兵皆属焉。”
宋 范纯仁 《自警》诗:“俄復统一道,抚民帅边兵。”
明 余继登 《典故纪闻》卷十七:“至 正德 间, 江彬 用事,引边兵入内操练,而团营之法益坏。”

⒉  指边境战事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下》:“董仲舒 以为宿在毕,主边兵夷狄象也。”
《晋书·艺术传·戴洋》:“昴毕为边兵,主胡夷,故置天弓以射之。”
唐 陈子昂 《上西藩边州安危事》:“顷缘其国有乱,君臣不和,又遭天灾,戎马未盛,所以数求和好,寝息边兵。”

⒊  边防用的武器。

《史记·平準书》:“边兵不足,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赡之。”

⒋  边防。

宋 张载 《贺蔡密学启》:“今戎毒日深,而边兵日弛。”

◎ 尽的意思

【寅集上 • 尸】尽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
【正字通】俗盡字,詳皿部盡字註。
(盡)【唐韻】【正韻】慈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在忍切,秦上聲。【說文】器中空也。【小爾雅】止也。【玉篇】終也。【廣韻】竭也。【集韻】悉也。【易·繫辭】書不盡言,言不盡意。【左傳·哀元年】去惡莫如盡。【穀梁傳·定十年】孔子歷階而上,不盡一等。【禮·曲禮】君子不盡人之歡。【中庸】天地之道,可一言而盡也。【史記·禮書】明者,禮之盡也。【荀子·正名篇】欲雖不可盡,可以近盡也。【註】適可而止也。
【韓鄂歲華紀麗】大酺小盡。【註】月三十日爲大盡,二十九日爲小盡。
姓。見【萬姓統譜】。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卽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子忍切,津上聲。【類篇】極也。【正韻】盡之也。【書·康誥】往盡乃心。【詩·小雅】孔惠孔時,維其盡之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,曰:盡敵而反。【禮·樂記】殷周之盡矣。
【韻會】皆也。【左傳·昭二年】韓宣子曰:周禮盡在魯矣。
【類篇】任也。【增韻】縱令也。【左傳·文十四年】公子商人,盡其家貸於公。【禮·曲禮】虛坐盡後,食坐盡前。俗作儘。
盡盡,極視盡物之貌。【荀子·非十二子篇】學者之嵬盡盡然,盱盱然。
【韻會】徐刃切【正韻】齊進切,秦去聲。亦竭也。【周語】齊國佐其語盡。【註】盡其心意,善惡褒貶,無所諱也。【世說新語】可以累心處都盡。【註】盡,猶空也。

◎ 东征的意思

⒈  向东征伐。

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:“武人东征,不皇朝矣。”
郑玄 笺:“将率受王命东行而征伐。”
汉 扬雄 《甘泉赋》:“函甘棠之惠,挟东征之意。”
唐 李商隐 《随师东》诗:“东征日调万黄金,几竭中原买鬭心。”

⒉  东行。

汉 班昭 《东征赋》:“惟 永初 之有七兮,余随子乎东征。”
唐 白居易 《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》:“客有东征者夷门一落帆二年方得到五日未为淹。”

总述:诗句边兵尽东征出自《塞芦子(芦子关属夏州,北去塞门镇一十八里)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