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白羽遗泥鹤上天

诗句
白羽遗泥鹤上天
拼音
 bái yǔ yí ní hè shàng tiān
平仄
仄仄平仄仄仄平
韵脚
下平一先
上一句
朱衣映水人归县
下一句
索米夜烧风折木

「白羽遗泥鹤上天」出自:《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》

浴马池西一带泉,开门景物似樊川。朱衣映水人归县,
白羽遗泥鹤上天。索米夜烧风折木,无车春养雪藏鞭。
缙绅处士知章句,忍使孤窗枕泪眠。

「白羽遗泥鹤上天」作者:

李洞,字才江,京兆人。苦吟作诗,诗风奇峭。

「白羽遗泥鹤上天」辞典释义

◎ 白羽的意思

⒈  白色羽毛。

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白羽之白也,犹白雪之白。”
南朝 宋 谢惠连 《雪赋》:“白羽虽白,质以轻兮;白玉虽白,空守贞兮。”

⒉  借指白色的鸟。

宋 沉遘 《次韵和鞠颜叔游山》:“紫鳞惊跃起,白羽倦飞还。”

⒊  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。又称白旄。亦泛指军旗。

《吕氏春秋·不苟》:“武王 左释白羽,右释黄鉞,勉而自为係。”
《书·牧誓》作“白旄”。 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:“子路 进曰:由 愿得白羽若月,赤羽若日,钟鼓之音上震於天,旍旗繽纷下蟠於地。 由 当一队而敌之,必也攘地千里,搴旗执聝。”
唐 李白 《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》诗:“今兹讨鲸鯢,旌斾何繽纷。白羽落酒樽, 洞庭 罗三军。”

⒋  指羽箭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上林赋>》:“弯蕃弱,满白羽,射游梟,櫟蜚遽。”
郭璞 注:“以白羽为箭,故言白羽也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拟古》诗之三:“留我一白羽,将以分符竹。”
宋 王安石 《阴山画虎图》诗:“逶迤一虎出马前,白羽横穿更人立。”

⒌  借指士兵。

唐 卢纶 《冬日登城楼有怀因赠程腾》诗:“君不见, 汉 家边将在边庭,白羽三千出 井陘。”
唐 法振 《河源破贼后赠袁将军》诗:“白羽三千驻萧萧万里行。”

⒍  指羽扇。

唐 骆宾王 《宿温城望军营》诗:“白羽摇如月青山断若云。”
宋 周煇 《清波别志》卷上:“史君 开府未浹旬,欲戴纶巾挥白羽。”
明 沉采 《千金记·游说》:“鼓旗扬,白羽一挥同发矢,黄龙三转倒拖鎗,倒拖鎗。”
清 曹寅 《途次示侄骥》诗之三:“可堪挥白羽,安事践青蒲。”

⒎  指羽书。又名羽檄。古代征调军队的文书,插鸟羽示紧急,故名。

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侦报》:“爷爷呵,莫待传白羽始安排!”
徐朔方 校注:“白羽,羽檄,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。”

⒏  古邑名。在今 河南省 西峡县。

《春秋·昭公十八年》:“冬, 许 迁于 白羽。”
杨伯峻 注:“白羽 在今 河南 西峡县 西关外。”

◎ 遗的意思

【酉集下 • 辵】遗·康熙筆画:19·部外筆画:12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以追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夷隹切,音夷。【說文】亡也。【易·泰卦】不遐遺。【註】用心弘大,無所遺棄也。【詩·小雅】棄予如遺。【註】言忘去不復存省也。【周禮·秋官·司刺】三曰遺忘。
【正韻】失也。【前漢·賈誼傳】功不遺矣。【後漢·桓榮傳】慮無遺計。
【集韻】餘也。【禮·樂記】有遺音者矣。【註】有不盡之音。【屈原·離騷】依彭咸之遺則。【註】遺,餘也。
留也。【書·大誥】寧王遺我大寶龜。【左傳·昭十九年】古之遺愛也。
【字彙補】便旋也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小遺殿上。【南史·謝幾卿傳】小遺沾令史。【註】卽俗言小便也。
【正字通】遺遺,與委蛇通。【戰國策】出遺遺之門。【註】言其路逶迤也。【管子·樞言篇】遺遺乎若有從治。
姓。魯費宰南遺之後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以醉切,遺去聲。投贈也,餽也。【周禮·地官·遺人註】以物有所餽遺也。【左傳·隱元年】請以遺之。
【玉篇】余恚切【正韻】于位切,音。
【集韻】徐醉切,音遂。盈之切,音怡。愈水切,音唯。義同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旬爲切【等韻】似爲切。與隨同。謙以下人也。【詩·小雅】莫肯下遺。【註】遺,音隨。

◎ 泥的意思

【巳集上 • 水】泥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5

【廣韻】奴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年題切,音䛏。水名。【說文】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。
潏水之別名。【長安志】潏水,今名泥水。
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長沙國茶陵泥水。
水和土也。【書·禹貢】厥土惟塗泥。
汚也。【易·井卦】井泥不食。
丘名。【爾雅·釋丘】水潦所止曰泥丘。
泥中,衞邑也。【詩·邶風】胡爲乎泥中。
泥陽,縣名。【史記·酈商傳】蘇駔軍於泥陽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北地郡有泥陽縣,王莽更曰泥隂。
弱也。【爾雅·釋獸】威夷長脊而泥。
蟲名,出東海,得水則活,失水則如泥。【杜甫詩】先拚一飮醉如泥。
紫泥,以封璽書者。【西京雜記】中書以武都紫泥爲璽室,加綠綈其上。
靑泥,水名。【長安志】藍田縣南有靑泥水,魏置靑泥軍。
坊名。【杜甫詩】飯煮靑泥坊底芹。
蜀人謂糊窻曰泥窻。【花蘂夫人宮詞】紅錦泥窻遶四廊。
渤泥,佛泥,俱國名。【諸蕃風俗】佛泥國在廣州東南,宋濂有渤泥入貢記。
【薛俊·日本寄語】星曰付泥,金曰空措泥,銀曰失祿楷泥,船曰浮泥。
姓。漢犍爲功曹泥和。
【廣韻】奴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禮切,音禰。泥泥,露濃貌。【詩·小雅】蓼彼蕭斯,零露泥泥。
柔澤貌。【詩·大雅】方苞方體,維葉泥泥。亦作。
【廣韻】奴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乃計切,尼去聲。滯也。【論語】致遠恐泥。
【集韻】乃定切,音甯。泥母,地名。
亭名。【左傳註】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,讀如甯。
與涅同。【史記·屈原傳】皭然泥而不滓。【註】泥音涅。

◎ 鹤的意思

【亥集中 • 鳥】鹤·康熙筆画:21·部外筆画:10

【唐韻】下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曷各切,音涸。水鳥名。似鵠,長頸高脚,丹頂白身,頸翅有黑,常以夜半鳴,聲聞八九里。【博物志】鶴䯓頰䯔,耳響則聽遠,眼赤則眎遠,其色似雪。【相鶴經】鶴,陽鳥也,而遊於隂,行必依洲渚,止不集林木。【埤雅】形定而色白,食於水,故喙長。軒於前,故後短。棲於陸,故足高而尾凋。翔於雲,故毛豐而肉疎。大喉以吐故,修頸以納新,故壽。內典曰:鶴影生。禽經曰:鶴以聲交而孕。張華云:雄鳴上風,雌承下風則孕。【崔豹·古今註】鶴千年則變蒼,又二千歲則變黑,所謂鶴也。古謂之仙禽,亦名露禽,或又謂之隂羽。【本草】鶴白色㿥㿥,故又名八公。【易·中孚】鳴鶴在隂,其子和之。【詩·小雅】鶴鳴于九臯,聲聞于天。【淮南子·說山訓】雞知將旦,鶴知夜半。【左傳·閔二年】衞懿公好鶴,鶴有乗軒者。
地名。【史記·衞世家註】鶴城在滑州匡城縣正南十五里。
【莊子·徐無鬼】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。【郭註】鶴列,陳兵也。
鶴膝,矛名。鶴之膝隆起,故吳矛骹大者爲鶴膝。
【逸雅】鋤,助也。齊人謂其頭曰鶴,似鶴頭也。
姓。鶴壽,見【金史】。
【正韻】與翯同。【詩·大雅】白鳥翯翯。【孟子】作鶴鶴。
叶胡沃切,音礐。【嵆康·琴賦】下逮謠俗,蔡氏五曲。王昭楚妃,千里別鶴。

◎ 上天的意思

⒈  天空,天上。

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上天同云,雨雪雰雰。”
三国 魏 曹丕 《芙蓉池》诗:“上天垂光采,五色一何鲜!”
唐 姚合 《庄居野行》诗:“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?”
刘绍棠 《花街》三:“蓑嫂 心满意足,象嫁了个上天下界的星宿。”

⒉  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,能降祸福于人。

《书·泰誓》:“今 商王受,弗敬上天,降灾下民。”
唐 韩愈 《归彭城》诗:“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我常是不明白,上天有好生之德,天既好生,又是世界之主宰,为什么又要生这些恶人做什么呢?”
丁玲 《水》二:“他们祈祷着上天,他们怕那水跨过堤而淹死下面的人。”

⒊  前一天或前几天。

陈登科 《赤龙与丹凤》五:“我上天不是和你讲,把 三子 也送到学校去。”

⒋  升天;登天。

汉 枚乘 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於累卵,难於上天。”
唐 李洞 《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》诗:“朱衣映水人归县白羽遗泥鹤上天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十八:“珊 !你细细儿一想就知道我这话并不算错,要他们通过比上天还难。”

⒌  指死亡。
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囯·醒世文》:“自古怕死就会死,几多贪生不得生,诛妖上天是好事,永远光荣传子孙。”

总述:诗句白羽遗泥鹤上天出自《春日即事寄一二知己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李洞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