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总戎备强敌

诗句
总戎备强敌
拼音
 zǒng róng bèi qiáng dí
平仄
仄平仄仄仄
韵脚
入声十二锡
上一句
群盗下辟山
下一句
水深云光廓

「总戎备强敌」出自:《雨二首》

青山澹无姿,白露谁能数。片片水上云,萧萧沙中雨。
殊俗状巢居,曾台俯风渚。佳客适万里,沈思情延伫。
挂帆远色外,惊浪满吴楚。久阴蛟螭出,寇盗复几许。
空山中宵阴,微冷先枕席。回风起清曙,万象萋已碧。
落落出岫云,浑浑倚天石。日假何道行,雨含长江白。
连樯荆州船,有士荷矛戟。南防草镇惨,沾湿赴远役。
群盗下辟山,总戎备强敌。水深云光廓,鸣橹各有适。
渔艇息悠悠,夷歌负樵客。留滞一老翁,书时记朝夕。

「总戎备强敌」作者: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巩县。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。青年时期,他曾游历过今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山东一带,并两次会见李白,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。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),杜甫来到长安,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,由于奸臣…

「总戎备强敌」辞典释义

◎ 总的意思

【未集中 • 糸】总·康熙筆画:17·部外筆画:11

〔古文〕【廣韻】【正韻】作孔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祖動切,音摠。【說文】聚束也。【徐鉉曰】今俗作摠,非。【廣韻】合也,皆也。俗作惣。【書•伊訓】百官總巳。【左傳•僖七年】若總其罪人以臨之。【註】總,將領也。【前漢•揚雄傳】解扶桑之總轡。【註】總,結也。【屈原•離騷】紛總總其離合兮。【註】總總,猶繜繜,聚也。
【釋名】總,束髮也,總而束之也。【詩•齊風】總角丱兮。【疏】總聚其髮,以爲兩角。【儀禮•喪服】總六升。【註】總六升者,首飾象冠。
禾稾曰總。【書•禹貢】百里賦納總。【疏】總者,總下銍秸禾穗與稾,總皆送之。
總布。【周禮•地官•廛人】總布。【註】總,讀如租之。布,謂守斗斛銓衡者之稅也。○按總緫音義各別,今俗以緫爲總,非。詳緫字註。

◎ 戎的意思

【卯集中 • 戈】戎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2

【唐韻】如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而融切【正韻】而中切,音絨。【說文】兵也。【禮·月令】以習五戎。【註】五戎,弓殳矛戈戟也。【周禮·秋官·掌交】九戎之威。【註】九戎,九伐之戎也。
兵車名。大曰元戎,小曰小戎。【詩·秦風】小戎俴收。
【小雅】元戎十乗。
【禮·王制】西方曰戎。
大也。【詩·周頌】念兹戎功。【箋】戎功,大功也。【書·盤庚】乃不畏戎毒于遠邇。【註】戎毒,大毒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宋魯衞謂大曰戎。
汝也。【詩·大雅】戎有良翰。【又】戎雖小子。【註】汝也。
相也。【詩·小雅】烝也無戎。【傳】戎,相也。
拔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江淮南楚之閒謂拔曰戎。
姓。春秋戎律,漢戎賜,明戎廉。
【集韻】如蒸切,音仍。與扔通。【前漢·古今人表】有扔君。或作。亦省作戎。
【韻補】叶而主切,音汝。【詩·大雅】南仲太祖,太師皇父,整我六師,以脩我戎。本作。俗作〈牛戎〉。

◎ 备的意思

【子集中 • 人】备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1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平祕切,音避。成也。【周禮·春官·樂師】凡樂成則告備。
咸也,副也。【書·周官】官不必備惟其人。
先具以待用也。【書·說命】惟事事,乃其有備,有備無患。【左傳·僖五年】凡分至啓閉,必書雲物,爲備故也。
足也。【易·繫辭】易之爲書也,廣大悉備。
【禮·祭統】福者,備也。備者,百順之名也。無所不順者之謂備。
盡也。【禮·月令】季秋之月,乃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長兵曰備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一年】用少莫如齊致死,齊致死莫如去備。
搔也。【周禮·秋官】冥氏若得其獸,則獻其皮革齒須備。【註】須直謂頤下須,備謂搔也。搔音爪。
姓。
叶蒲必切,音弼。【詩·小雅】禮儀旣備,鐘鼓旣戒。戒音吉。

◎ 强敌的意思

⒈  亦作“彊敌”。

⒉  强有力的敌人。

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郑 魏 者, 楚 之耎国;而 秦,楚 之强敌也。”
《管子·禁藏》:“内无烦扰之政,外无彊敌之患也。”
唐 杜甫 《雨》诗之二:“羣盗下辟山,总戎备强敌。”
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:“吐蕃 在西域要用大兵力抵御东西两个强敌。”

⒊  指强有力的对手。

宋 陈师道 《渔家傲·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》词:“轻落笔, 黄 秦 去后无强敌。”

总述:诗句总戎备强敌出自《雨二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