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不解文字饮

诗句
不解文字饮
拼音
 bù jiě wén zì yǐn
平仄
仄仄平仄仄
韵脚
上声二十六寝、去声二十七沁
上一句
盘馔罗膻荤
下一句
惟能醉红裙

「不解文字饮」出自:《醉赠张秘书》

人皆劝我酒,我若耳不闻。今日到君家,呼酒持劝君。
为此座上客,及余各能文。君诗多态度,蔼蔼春空云。
东野动惊俗,天葩吐奇芬。张籍学古淡,轩鹤避鸡群。
阿买不识字,颇知书八分。诗成使之写,亦足张吾军。
所以欲得酒,为文俟其醺。酒味既冷冽,酒气又氛氲。
性情渐浩浩,谐笑方云云。此诚得酒意,馀外徒缤纷。
长安众富儿,盘馔罗膻荤。不解文字饮,惟能醉红裙。
虽得一饷乐,有如聚飞蚊。今我及数子,固无莸与薰。
险语破鬼胆,高词媲皇坟。至宝不雕琢,神功谢锄耘。
方今向太平,元凯承华勋。吾徒幸无事,庶以穷朝曛。

「不解文字饮」作者:

韩愈(768─824),字退之,河内河阳(今河南孟县)人。祖藉昌黎(今河北通县),每自称昌黎韩愈,所以世称韩昌黎。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)进士,贞元末,任监察御史,因上书言事,得罪当权者,被贬为阳山(今广东阳山县)令。宪宗时,他随宰相裴度平…

「不解文字饮」辞典释义

◎ 不解的意思

⒈  不能解开;不能分开。

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心絓结而不解兮,思蹇产而不释。”
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楚苗 之食,安胡之飰,摶之不解,一啜而散。”
明 李贽 《过桃园谒三义祠》诗:“谁识 桃园 三结义,黄金不解结同心。”

⒉  不能解救;不能和解。

汉 孔融 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向使 郭隗 倒悬而王不解,临难而王不拯,则士亦将高翔远引。”
柳青 《狠透铁》:“有时甚至因為正直更被一部分人深恶痛绝,好象结了不解之仇。”

⒊  不止;不罢休。

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归狱不解,兹谓追非,厥水寒,杀人。”
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:“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。解,止也。追非,遂非也。”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十七:“男家送去一床哔叽被,女家不要,非得麻花被不解。”

⒋  不懂,不理解。

三国 魏 嵇康 《琴赋》:“推其所由,似元不解音声。”
唐 李白 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一:“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。”
明 陈继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李筌 注《阴符经》,至‘禽兽之制在气’经年不解,梦乌衣人教之,遂通其义。”
余开选 《狮子》:“‘你要干啥?’ 王天明 不解地问。”

⒌  不懈怠。

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:“不解於位,民之攸塈。”
《礼记·杂记下》:“三日不怠,三月不解。”

◎ 文字的意思

⒈  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。古代多指单字。

汉 许慎 《<说文解字>叙》:“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;其俊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”
按,依类象形,即独体,为文;形声相益,即合体,为字。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一法度衡石丈尺,车同轨,书同文字。”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夫文字者,坟籍根本,世之学徒,多不晓字。”
唐 韩愈 《读<鹖冠子>》:“文字脱谬,为之正三十有五字。”
清 陈澧 《东塾读书记·小学》:“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,声不能传於异地,留於异时,於是乎书之为文字。”
鲁迅 《汉文学史纲要》第一篇:“要之文字成就,所当绵歷岁时,且由众手,全羣共喻,乃得流行,谁为作者,殊难确指,归功一圣,亦凭臆之説也。”

⒉  连缀单字而成的诗文。

唐 孟郊 《老恨》诗:“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。”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八:“雷 则云作文字无句法,委靡不振,不足规。”
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有几个考学,看了舍亲的文字,都许他京解之才。”
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三:“一篇文字的题目,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。”

⒊  指诗文中的文辞、词句。

唐 韩愈 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搜奇抉怪,雕鏤文字,与韦布里閭憔悴专一之士,较其毫釐分寸。”

⒋  公文;案卷。

宋 范仲淹 《耀州谢上表》:“今后贼界差人齎到文字,如依前僭伪,立便发遣出界,不得收接。”
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有那押司 宋江 接了文字看了,星夜走去 石碣村,报与 晁盖 几个。”
《秦併六国平话》卷上:“各路州县接得文字,得知 韩王 被虏,诸将皆亡,未免具降书投降。”
《古今小说·简帖僧巧骗皇甫妻》:“钱大尹 看罢,即时教押下一箇所属去处,叫将 山前行 山定 来。当时 山定 承了这件文字。”

⒌  指奏疏或札子。

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八:“熙寧 初议新法,中外惶骇, 韩魏公 有文字到朝廷, 裕陵 之意稍疑。”
明 冯梦龙 《智囊补·上智·韩琦》:“一日,入札子,以山陵有事取覆,乞晚临,后上殿独对,谓官家不得惊,有一文字须进呈,説破只莫泄。”

◎ 饮的意思

【戌集下 • 食】饮·康熙筆画:13·部外筆画:4

〔古文〕淾㱃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於錦切,音上聲。【玉篇】咽水也。亦歠也。【釋名】飮,奄也。以口奄而引咽之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膳夫】飮用六淸。
【酒正】辨四飮之物:一曰淸、二曰醫、三曰漿、四曰酏。【註】淸渭醴之泲者,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,漿今之酨漿,酏今之粥也。
漱也。【儀禮·公食大夫禮】賔坐祭,遂飮奠於豐上。【註】飮,潄也。
隱也。【後漢·蔡邕傳】邕上疏曰:臣一入牢獄,當爲楚毒所迫趣,以飮章辭情,何緣復聞。【註】趣音促,飮猶隱也,今匿名文書也。
【正字通】樂律有聲飮,以聲相轉而合也。梁武帝自制四器,名曰通,每通施三絃,因以通聲,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。
飮器,溺器也。【戰國策】趙襄子殺智伯,漆其頭以爲飮器。【註】溺器。或曰酒器。
受箭曰飮箭。【郭璞·蛟贊】漢武飮羽。
【廣韻】於禁切,音蔭。以飮飮之也。【禮·檀弓】酌而飮寡人。【左傳·昭二十六年】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。
【莊子·則陽篇】或不言而飮人以和。【說文】或作㱃。通作飮。互詳酉部酓字註。

总述:诗句不解文字饮出自《醉赠张秘书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韩愈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