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龙门几共登

诗句
龙门几共登
拼音
 lóng mén jǐ gòng dēng
平仄
平平仄仄平
韵脚
下平十蒸
上一句
桂树曾争折
下一句
琴师阮校尉

「龙门几共登」出自:《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…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》

白水遍沟塍,青山对杜陵。晴明人望鹤,旷野鹿随僧。
古柳连巢折,荒堤带草崩。阴桥全覆雪,瀑溜半垂冰。
斗鼠摇松影,游龟落石层。韶光偏不待,衰败巧相仍。
桂树曾争折,龙门几共登。琴师阮校尉,诗和柳吴兴。
舐笔求书扇,张屏看画蝇。卜邻空遂约,问卦独无征。
投足经危路,收才遇直绳。守农穷自固,行乐病何能。
掩帙蓬蒿晚,临川景气澄。飒然成一叟,谁更慕鶱腾。

「龙门几共登」作者:

卢纶(748─800?),字允言,河中蒲(今山西永济县)人。大历初,屡考进士不中,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,得补阌乡(在今河南省)尉。后又在河中任帅府判官,官至检校户部郎中。他是「大历十才子」之一,诗多送别酬答之作,也写过一些气势刚健的边塞诗和描…

「龙门几共登」辞典释义

◎ 龙门的意思

⒈  即 禹门口。在 山西省 河津县 西北和 陕西省 韩城市 东北。 黄河 至此,两岸峭壁对峙,形如门阙,故名。

《书·禹贡》:“导 河 积石,至于 龙门。”
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六引 辛氏 《三秦记》:“河津 一名 龙门,大鱼集 龙门 下数千,不得上,上者为龙,不上者□,故云曝鳃 龙门。”

⒉  喻声望高的人的府第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李元礼 风格秀整,高自标持,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。后进之士,有升其堂者,皆以为登龙门。”
唐 李白 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一登龙门,则声誉十倍。”

⒊  指众望所归者。

清 张明弼 《冒姬董小宛传》:“虞山 钱牧斋 先生维时不惟一代龙门,实风流教主也。”

⒋  科举试场的正门。

唐 周墀 《贺王仆射放榜》诗:“欲到龙门看风雨关防不许暂离营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九回:“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,一同出来,在龙门口一挤,回头就不见了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三回:“我被关了一个多月,闷得慌了,开了龙门就跑的。”

⒌  借指科举会试。会试中式为登龙门。

唐 卢纶 《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崔峒补阙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》诗:“桂树曾争折龙门几共登。”
宋 洪迈 《夷坚支志丁·刘改之教授》:“﹝ 刘过 ﹞ 淳熙 甲午预秋荐,将赴省试。临岐眷恋不忍行,在道赋《水仙子》一词……二更后,一美女忽来前,执拍板曰:‘愿唱一曲劝酒。’即歌曰:‘别酒未斟心先醉,忽听 阳关 辞故里。扬鞭勒马到皇都,三题尽,当际会。稳跳龙门三级水,天意令吾先送喜。’”
明 杨柔胜 《玉环记·约友赴选》:“才吞八斗气轩昂,一跃龙门姓字香。”

⒍  山名。在 河南省 洛阳市 南。

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昔 大禹 治水,山陵当路者毁之,故凿 龙门,辟 伊闕。”
唐 李白 《汉东紫阳先生碑铭》:“王公卿士送及 龙门,入 叶县,次 王乔 之祠。”
王琦 注:“《文章正宗》:‘ 龙门 在 河南 县。’《地志》曰:‘ 闕塞山,一名 伊闕,而俗名 龙门。’”
清 吴伟业 《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》诗:“置酒 龙门 夜,论文虎观秋。”
程穆衡 笺:“《闻见録》:谢希深、欧阳永叔 官 洛阳 时,同游 嵩山,自 潁阳 归,暮抵 龙门。”

⒎  山名。在 四川省 广元市 东北,又名 葱岭山,产好钟乳。 葱岭 有石穴,高数十丈,其状如门,俗称为 龙门。

唐 杜甫 《龙门阁》诗:“清江 下 龙门,絶壁无尺土。”
钱谦益 笺注:“《元和郡国志》:龙门山,在 利州 绵谷县 东北八十二里,出好钟乳。 《寰宇记》亦名 葱岭山。《梁州记》云:葱岭 有石穴,高数十丈,其状如门,俗号为 龙门。”

⒏  司马迁 出生于 龙门,故以“龙门”指代 司马迁。

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信 生世等於 龙门,辞亲同於 河 洛。”
倪璠 注:“迁 生 龙门 ;太史公留滞 周南,病且卒,而子 迁 适反,见父子於 河 洛 之间。”
五代 齐己 《寄金陵幕中李郎中》诗:“龙门 支派富才能,年少飞翔便大鹏。”
明 徐渭 《读<问棘堂集>拟寄汤君》诗:“无限 龙门 蚕室泪,难偕书札报 任卿。”
梁启超 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二回:“我若将这书做成 龙门 《史记》、 涑水 《通鑑》一般,岂不令看小説报的人懨懨欲睡,不能终卷吗?”

⒐  古 楚国 都城 郢都 门名。

《楚辞·九章·哀郢》:“过 夏首 而西浮兮,顾 龙门 而不见。”
王逸 注:“龙门,楚 东门也。言己从西浮而东行,过 夏水 之口,望 楚 东门,蔽而不见,自伤日以远也。”
洪兴祖 补注:“《水经》云:‘ 龙门,即 郢城 之东门。’又 伍端休 《江陵记》云:‘南关三门,其一名 龙门,一名 修门。’”

⒑  泛指都门、国门。

唐 王勃 《秋夜长》诗:“鹤关音信断,龙门道路长。”
元 傅若金 《正月十七日丽正门观迎接口号》:“龙门仗簇青云起,鹤禁香通紫气来。”
绍剧《龙虎斗》:“[ 赵匡胤 :]孤, 大宋 乾德。自从 陈桥 兵变,登基以来,南征北讨,无不驯服,仅存 河东、西凉 未降,谅必不敢蠢动。今当大朝日期,内侍传旨,大开龙门。”

⒒  堤坝合龙前的缺口。
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官政一》:“庆历 中, 河 决北都 商胡,久之未塞,三司度支副使 郭申锡 亲往董作。凡塞 河 决,垂合,中閒一埽,谓之‘合龙门’,功全在此。”

◎ 几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几】几·康熙筆画:2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居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履切【正韻】居里切,寄上聲。【說文】踞几也。【徐曰】人所凭坐也。【詩·大雅】或肆之筵,或授之几。【周禮·春官】五几,玉几,雕几,彤几,漆几,素几。【劉歆·西京雜記】漢制,天子玉几,冬加綈錦其上,謂之綈几。凡公侯皆竹木几,冬則細爲橐以馮之。【玉篇】案也。亦作机。【左傳·昭五年】設机而不倚。
几几,安重貌。【詩·豳風】赤舄几几
(幾)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居衣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希切,音機。【說文】微也。【易·繫辭】幾者,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兢兢業業,一日二日萬幾。【傳】言當戒懼萬事之微。
【說文】殆也,从,从戍。戍,兵守也。而兵守者危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幾,危也。【註】幾,猶殆也。【詩·大雅】天之降罔,維其幾矣。
【玉篇】期也。【詩·小雅】卜爾百福,如幾如式。【疏】所以與汝百種之福,其來早晚,如有期節矣,其福多少,如有法度矣。
【爾雅·釋詁】庶幾,尚也。【疏】尚,謂心所希望。【孟子】王庶幾改之。
察也。【禮·玉藻】御瞽幾聲之上下。【周禮·地官·司門】幾出入不物者。【註】不物,與衆不同。
【司關】無關門之征猶幾。【註】無租稅,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。
【韻會】將及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近也。【易·中孚】月幾望。【禮·樂記】知樂則幾於禮矣。【史記·留侯世家】幾敗乃公事。○按《爾雅》《釋文》音機,《史記索隱》音祈,《禮記》《釋文》音譏。
巨依反。《韻會》云:機祈二音,是也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渠希切,音祈。【集韻】器之沂鄂也。【禮·郊特牲】丹漆雕幾之美。【註】幾,謂漆餙沂鄂也。【疏】雕,謂刻鏤。幾,謂沂鄂。言以丹漆雕餙之,以爲沂鄂。【釋文】幾,巨依反。
【廣韻】居狶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舉豈切,機上聲。【玉篇】幾幾,多也。【廣韻】幾,何也。【韻會】幾,數問多少之辭。【左傳·僖二十七年】靖諸內而敗諸外,所獲幾何。【史記·萬石君傳】少子慶爲太僕御,出,上問車中幾馬。
【韻會】未多時曰無幾。
物無多,亦曰無幾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其旣切,祈去聲。【廣韻】幾,未已也。
【集韻】與覬通。【左傳·哀十六年】國人望君,如望歲焉,日日以幾。【註】冀君來。【史記·晉世家】無幾爲君。【註】幾,謂望也。

◎ 共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八】共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4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渠用切,蛩去聲。【說文】同也。从廿卄。【徐曰】廿音入,二十共也,會意。【玉篇】同也,衆也。【廣韻】皆也。【增韻】合也,公也。【禮·王制】爵人于朝,與士共之。【史記·張釋之傳】法者,所與天下共也。
【唐韻】九容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容切,音恭。【前漢·王褒傳】共惟秋法,五始之要。【註】服虔曰:共,敬也。師古曰:共,讀曰恭。
姓。【氏族略】以國爲氏。
地名。【詩·大雅】侵阮徂共。【韻會】阮國之地,在河內共城。
【集韻】古勇切【正韻】居竦切,恭上聲。【前漢·百官公卿表】垂作共工,利器用。【註】應劭曰:垂,臣名也。爲共工,理百工之事。共讀曰龔。
向也。【論語】居其所而衆星共之。
姓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太守共友。【註】師古曰:共友,太守姓名也。共讀曰龔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居用切,恭去聲。【左傳·僖四年】敢不共給。【前漢·成帝紀】無共張繇役之勞。【註】師古曰:共音居用反,謂共具張設。
【律歷志】共養三德爲善。◎按,共給,共養,有平、去二音,音別義同,故《正韻》東、送二韻共供兩存之。
【正韻】忌遇切,音具。【周禮·天官·內饔】掌共羞修膴胖骨鱐,以待共膳。【註】掌共,共當爲具。
【集韻】胡公切,音洪。共池,地名。【字彙】本作卄,象兩手合持之形。今作共。

◎ 登的意思

【午集中 • 癶】登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7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都騰切,等平聲。【爾雅·釋詁】陞也。【玉篇】上也。進也。【易·明夷】初登于天。【書·堯典】疇咨若時登庸。【左傳·僖九年】王使宰孔賜齊侯胙,下拜登受。【禮·月令】農乃登麥。【周禮·秋官】司民,掌登萬民之數。【前漢·食貨志】進業曰登。【註】進上百工之業也。
【爾雅·釋詁】成也。【增韻】熟也。【書·泰誓】以登乃辟。【詩·大雅】誕先登于岸。【周禮·地官·小司徒】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,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。【註】登,成也。成猶定也。【孟子】五穀不登。【註】登,成熟也。
尊之曰登。【禮·月令】登龜。【註】龜言登者,尊之也。
【博雅】登登,眾也。
築牆用力相應聲。【詩·大雅】築之登登。
登聞鼓院。【宋史·職官志】隷司諫正言,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。
榻登。【釋名】施于大牀之前,小榻之上,所以登牀也。【說文】作毾㲪。
星名。【晉書·天文志】歲星之精流,爲及登。
鳳皇朝鳴曰登晨。見【軒轅黃帝記】。
州名。古萊子國,隋牟州,唐改登州,取文登山而名。
姓。出南陽,蜀有關中流人,始平登定。
【集韻】丁鄧切,等去聲。履也。或作蹬。
【字彙補】東職切,等入聲。【公羊傳·隱五年】公曷爲遠而觀魚,登來之也。【註】登讀言得。齊人名求得爲得來。作登來者,其言大而急,由口授也。
叶都籠切,音東。【前漢·宣元敘傳】元之二王,孫後大宗。昭而不穆,大命更登。
叶都郎切,音當。【易林】南山高岡,回隤難登。道里遼遠,行者無糧。【說文】上車也。从癶豆,象登車形。【集韻】或作僜。【字彙】登與豆豋之豋,从月从又者別。

总述:诗句龙门几共登出自《早春游樊川野居却寄李端校书兼呈…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遗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卢纶。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