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却师阿母学神仙
- 拼音
- què shī ā mǔ xué shén xiān
- 平仄
- 仄平平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上声十三阮、下平一先
- 上一句
- 明镜湖中休采莲
- 下一句
- 朱丝误落青囊里
「却师阿母学神仙」出自:《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》
世间风景那堪恋,长笑刘郎漫忆家。
明镜湖中休采莲,却师阿母学神仙。
朱丝误落青囊里,犹是箜篌第几弦。
「却师阿母学神仙」作者: 施肩吾
「却师阿母学神仙」辞典释义
◎ 却的意思
【子集下 • 卩】却·康熙筆画:9·部外筆画:7
【唐韻】去約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乞約切,羌入聲。【說文】節欲也。从卩,谷聲。【增韻】止也,不受也。【孟子】卻之爲不恭。
又【廣韻】退也。【前漢·袁盎傳】引卻愼夫人坐。【註】蘇林曰:卻謂而退之也。又【儀禮·士昏禮】啓會,卻于敦南。【疏】卻,仰也,謂仰於地。【韻會】俗作却。又訛作㕁。◎ 师的意思
【寅集中 • 巾】师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7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疏夷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霜夷切【正韻】申之切,音獅。【爾雅·釋詁】衆也。【釋言】人也。【郭註】謂人衆也。
又天子所居曰京師。【詩·大雅】惠此京師。【公羊傳·桓九年】京師者,大衆也。又【說文】二千五百人爲師。【周禮·地官】五旅爲師。【註】二千五百人。【詩·大雅】周王于邁,六師及之。【傳】天子六軍。【疏】春秋之時,雖累萬之衆,皆稱師。詩之六師,謂六軍之師。【易·師卦註】多以軍爲名,次以師爲名,少以旅爲名。師者,舉中之言。又【玉篇】範也。敎人以道者之稱也。【書·泰誓】作之師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出則有師。師也者,敎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。又【玉篇】象他人也。【增韻】法也,效也。【書·臯陶謨】百僚師師。【傳】師師,相師法。又長也。【書·益稷】州十有二師。【註】師,長也。又神名。【周禮·春官】以槱燎祀風師雨師。【註】風師,箕也。雨師,畢也。【屈原·離騷】雷師告余以未具。【註】雷師,豐隆也。又國名。【史記·大宛傳】樓蘭姑師。【註】二國名。姑師,卽車師也。又縣名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河南尹有匽師。【註】帝嚳所都。又官名。【左傳·昭十七年】黃帝氏以雲紀,故爲雲師,而雲名。炎帝氏以火紀,故爲火師,而火名。共工氏以水紀,故爲水師,而水名。太皥氏以龍紀,故爲龍師,而龍名。少皥摯之立也,鳳鳥適至,故紀於鳥,爲鳥師,而鳥名。【書·周官】立太師,太傅,太保,茲惟三公。少師,少傅,少保,曰三孤。又師得,宮名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枝鵲露寒,棠黎師得。【註】師古曰:師得宮,在櫟陽界。又獸名。與獅通。【前漢·西域傳】烏弋山出師子。又姓。【前漢·師丹傳】丹,琅琊東武人,哀帝時爲大司空。又右師,左師,俱複姓。◎ 阿母的意思
⒈ 母亲。
引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府吏得闻之,堂上啟阿母。”
《晋书·潘岳传》:“岳 将诣市,与母别曰:‘负阿母!’”
元 揭傒斯 《临川女》诗:“阿母送我出,阿兄抱我行。”⒉ 乳母。
引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故 济北王 阿母自言足热而懣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是王之嬭母也。”
张守节 正义引 服虔 曰:“乳母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案尚书故事,无乳母爵邑之制,唯先帝时阿母 王圣 为 野王君。”⒊ 年老的妇女。
引唐 白居易 《玉真张观主下小女冠阿容》诗:“迴眸虽欲语,阿母在傍边。”
唐 张夫人 《拜新月》诗:“东家阿母亦拜月,一拜一悲声断絶,昔年拜月逞容辉,如今拜月双泪垂。”⒋ 指神话人物 西王母。
引旧题 汉 郭宪 《洞冥记》卷一:“俄有 黄翁 指 阿母 以告 朔 曰:‘昔为吾妻,託形为太白之精。’”
唐 刘禹锡 《步虚词》之一:“阿母种桃云海际,花落子成二千岁。”
明 高启 《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》诗:“黄大痴,滑稽玩世人不知。疑似 阿母 旁,再謫偷桃儿。”
吴有章 《清宫词》诗:“阿母 开筵长康寿,仙官拥仗从游戏。”⒌ 指鸨母。
引唐 薛宜僚 《别青州妓段东美》诗:“阿母桃花方似锦,王孙草色正如烟。”
唐 韩琮 《题商山店》诗:“佯嗔阿母留宾客,暗为王孙换綺罗。”
清 俞蛟 《潮嘉风月记·丽景》:“舟中妓女亲生者少,皆买自贫家……唯私本船篙工,则与良妇犯姦无异,阿母忿相责詈,不少宽容。”◎ 学的意思
【寅集上 • 子】学·康熙筆画:16·部外筆画:13
【唐韻】胡覺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轄覺切,音鷽。【說文】覺悟也,本作斆,篆作學。【增韻】受敎傳業曰學。朱子曰:學之爲言效也。【詩·周頌】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【書·說命】王人求多聞,時惟建事。學于古訓,乃有獲。【禮·學記】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,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
又學校,庠序總名。【禮·王制】天子命之敎,然後爲學。小學在公宮南之左,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雍,諸侯曰頖宮。又姓。見【姓苑】。又叶許旣切,音戲。【前漢·匡張孔馬敘傳】樂安裒裒,古之文學。叶下司,司音細。又叶後敎切,音效。【傅毅·廸志詩】訓我嘉務,惠我博學。叶上誥。【正字通】與斆別。○按《書·說命》惟斆學半。學與斆別。諸家泥經傳,斆或作學,合學斆爲一,非。今斆音效,而學校字但作學,互詳攴部斆字註。◎ 神仙的意思
⒈ 见“神仙”。亦作“神僊”。
⒉ 神话传说中的人物。有超人的能力。可以超脱尘世,长生不老。
引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海上 燕 齐 之閒,莫不搤捥而自言有禁方,能神僊矣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散不足》:“当此之时, 燕 齐 之士释锄耒,争言神仙方士。”
宋 梅尧臣 《读<汉书·梅子真传>》诗:“九江 传神僊, 会稽 隐廛閈。”
陈毅 《游桂林》诗:“愿作 桂林 人,不愿作神仙。”⒊ 宫殿名。
引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清凉宣 温,神仙 长年,金华 玉堂,白虎 麒麟,区宇若兹,不可殫论。”
李善 注引《三辅黄图》:“长乐宫 有 神仙殿。”
总述:诗句却师阿母学神仙出自《赠女道士郑玉华二首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施肩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