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下第能无恧
- 拼音
- xià dì néng wú nǜ
- 平仄
- 仄仄平平仄
- 韵脚
- 入声一屋、入声十三职
- 上一句
- 秋水宿经旬
- 下一句
- 高科恐有神
「下第能无恧」出自:《送令狐绹相公》
梁园趋戟节,海草几枯春。风水难遭便,差池未振鳞。
姓名犹语及,门馆阻何因。苦拟修文卷,重擎献匠人。
吟看青岛处,朝退赤墀晨。根爱杉栽活,枝怜雪霰新。
缀篇嗟调逸,不和揣才贫。早晚还霖雨,滂沱洗月轮。
揠苗方灭裂,成器待陶钧。困坂思回顾,迷邦辄问津。
数行望外札,绝句握中珍。是日荣游汴,当时怯往陈。
鸿舂乖汉爵,桢病卧漳滨。岳整五千仞,云惟一片身。
故山离未死,秋水宿经旬。下第能无恧,高科恐有神。
罢耕田料废,省钓岸应榛。慷慨知音在,谁能泪堕巾。
姓名犹语及,门馆阻何因。苦拟修文卷,重擎献匠人。
吟看青岛处,朝退赤墀晨。根爱杉栽活,枝怜雪霰新。
缀篇嗟调逸,不和揣才贫。早晚还霖雨,滂沱洗月轮。
揠苗方灭裂,成器待陶钧。困坂思回顾,迷邦辄问津。
数行望外札,绝句握中珍。是日荣游汴,当时怯往陈。
鸿舂乖汉爵,桢病卧漳滨。岳整五千仞,云惟一片身。
故山离未死,秋水宿经旬。下第能无恧,高科恐有神。
罢耕田料废,省钓岸应榛。慷慨知音在,谁能泪堕巾。
「下第能无恧」作者: 贾岛
「下第能无恧」辞典释义
◎ 下的意思
【子集上 • 一】下·康熙筆画:3·部外筆画:2
〔古文〕丅【廣韻】胡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亥雅切,遐上聲。在下之下,對上之稱。【易·乾·文言】本乎地者親下。
又【說文】底也。【玉篇】後也。又賤也。又【儀禮·士相見禮】始見于君,執摯至下。【鄭註】下謂君所。【賈疏】不言所而言下者。凡臣視袷已下,故言下也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亥駕切,遐去聲。【正韻】降也,自上而下也。【易·屯卦】以貴下賤。【詩序】君能下下。又【爾雅·釋詁】下,落也。【郉疏】下者,自上而落也。草曰零,木曰落。又去也。【周禮·夏官·司士】歲登,下其損益之數。又叶胡佐切,音賀。【曹丕·寡婦賦】風至兮淸厲,隂雲曀兮雨未下。伏枕兮忘寐,逮乎朝兮起坐。◎ 第的意思
【未集上 • 竹】第·康熙筆画:11·部外筆画:5
【廣韻】特計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大計切,音弟。次第也。【左傳·哀十六年】子西曰:楚國第我死,令尹、司馬非勝而誰。【註】用士之次第。
又但也。【史記·陳丞相世家】陛下第出僞遊雲夢。【註】第,且也,但也。又第宅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爲列侯者賜大第。【註】孟康曰:有甲乙次第,故曰第也。【司馬相如·喻巴蜀檄】位爲通侯,居列東第。又複姓。【後漢·第五倫傳】齊諸田徙園陵者多,故以次第爲氏,有第五、第八等氏。又同弟。【說文】第本作弟,韋束之次第也。今爲兄弟字。又【集韻】一曰順也。又【韻會】舊註作苐,非。苐,草也。◎ 能的意思
【未集下 • 肉】能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6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正韻】奴登切,音儜。【說文】熊屬,足似鹿。能獸堅中,故稱。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。【徐曰】堅中,骨節實也。
又【廣韻】善也。【增韻】勝任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。又【正字通】順習也。【詩·大雅】柔遠能邇。又【廣韻】奴來切【正韻】囊來切,音㾍。三足龞。【爾雅·釋魚】龞三足,能。【註】山海經,從山多三足龞,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。又與台通。三能,星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】魁下六星,兩兩相比,名曰三能。【註】作三台。又【正字通】乃帶切,音柰。姓也。唐能延壽,能元皓,宋能迪。又與耐通。【前漢·晁錯傳】胡貊之人性能寒,揚粵之人性能暑。【註】能,讀曰耐。又【韻補】叶音尼。【屈原·離騷】紛吾旣有此內美兮,又重之以修能。叶下佩,佩音皮。又叶音寧。【詩·小雅】各奏爾能。叶上湛,湛音沈。又叶音袽。【柳宗元·佩韋賦】歷九折而直犇兮,固摧轅而失途。遵大路而曲轍兮,又求達而不能。◎ 无的意思
【卯集下 • 无】无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武夫切,音巫。【說文】,亡也。奇字,无通。王育說,天屈西北爲无。【易·乾卦】无咎。【釋文】无音無。易內皆作此字。【藝苑雄黃】无亦作亡。古皆用亡无,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。詩、書、春秋、禮記、論語本用无字,變篆者變爲無,惟易、周禮盡用无。然論語亡而爲有,我獨亡,諸無字,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,故不改也。
又【廣韻】莫胡切,音模。南无,出《釋典》。◎ 恧的意思
【卯集上 • 心】恧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6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女六切,音忸。【說文】慙也。从心而聲。【徐曰】心挫衂也。【小爾雅】心愧爲恧。【揚子·方言】山之東西,自愧曰恧。
又叶女力切,音匿。【張衡·思賦】夕惕若厲以省諐兮,懼余身之未敕。苟中情之端直兮,莫吾知而不恧。又或作忸。【六書精蕰】从而从心。髡首而心懷慙也。
总述:诗句下第能无恧出自《送令狐绹相公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贾岛。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