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诗句
- 相思时到寂寥间
- 拼音
- xiāng sī shí dào jì liáo jiān
- 平仄
- 平平平仄仄平平
- 韵脚
- 上平十五删、去声十六谏
- 上一句
- 多谢扶风大君子
「相思时到寂寥间」出自:《夏日寓居寄友人》
清凉魂断剡中山。披缁影迹堪藏拙,出世身心合向闲。
多谢扶风大君子,相思时到寂寥间。
「相思时到寂寥间」作者: 齐己
「相思时到寂寥间」辞典释义
◎ 相思的意思
⒈ 彼此想念。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。
引汉 苏武 《留别妻》诗:“生当復来归,死当长相思。”
南朝 宋 鲍照 《代春日行》:“两相思,两不知。”
宋 刘过 《贺新郎·赠张彦功》词:“客里归韉须早发,怕天寒,风急相思苦。”
老舍 《二马》第三段十三:“相思只有甜味,单思完全是苦的。”⒉ 指相思病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一天来好事里头藏,其间也没甚诸般丸散,写着箇专治相思的圣惠方。”
清 李渔 《风筝误·鹞误》:“他若来讨,我只説二小姐为他害了相思,约他来会。”
洪深 《少奶奶的扇子》第三幕:“别是发生了恋爱,犯了相思吧。”⒊ 树名。又名红豆树。
引唐 牛僧孺 《玄怪录·古元之》:“原野无凡树,悉生百果及相思、石榴之辈。”
⒋ 果名。
引宋 无名氏 《采兰杂志》:“燕 地有频婆,味虽平淡,夜置枕边,微有香气,即佛书所谓频婆, 华 言相思也。”
◎ 时的意思
【辰集上 • 日】时·康熙筆画:10·部外筆画:6
〔古文〕旹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市之切【正韻】辰之切,音蒔。【說文】四時也。【釋名】四時,四方各一時。時,期也,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。【書·堯典】敬授人時。【傳】敬記天時以授人也。【又】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。【禮·孔子閒居】天有四時,春秋冬夏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隂陽之專精爲四時。【又】三月而爲一時。
又【韻會】辰也,十二時也。又【廣韻】是也。【書·堯典】黎民於變時雍。【傳】時,是也。【詩·大雅】曰止曰時,築室于兹。【朱傳】可以止于是,而築室矣。又【博雅】伺也。【論語】孔子時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【疏】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。又【博雅】善也。【廣韻】中也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莊九年】戰于乾時。【註】乾時,齊地。時水在樂安界,岐流旱則竭涸,故曰乾時。又姓。【廣韻】良吏傳有時苗。《何氏姓苑》云:今鉅鹿人。又與塒同。【詩·王風】雞棲于塒。【釋文】塒,本亦作時。又【韻補】叶上紙切。【王粲·七釋】不以志易道,不以身後時。進德修業,與世同理。又叶側吏切。【屈原·離騷】忳鬰邑余侘傺兮,吾獨窮苦乎此時也。叶下態,態音替。◎ 到的意思
【子集下 • 刀】到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6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都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刀號切,音倒。【爾雅·釋詁】到,至也。【疏】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【詩·大雅】靡國不到。
又姓。【韻會】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◎ 寂寥的意思
⒈ 空虚无形;空无人物。
引《老子》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。”
王弼 注:“寂寥,无形体也。”
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惜贤>》:“声嗷嗷以寂寥兮,顾僕夫之憔悴。”
王逸 注:“寂寥,空无人民之貌也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二:“混元者,记事於混沌之前,元气之始也。元气未形,寂寥何有?”⒉ 寂静无声;沉寂。
引《古文苑·枚乘<忘忧馆柳赋>》:“鎗鍠啾唧,萧条寂寥。”
章樵 注:“鎗鍠,大音;啾唧,小音。并寂然无声。”
《宋书·隐逸传论》:“若夫千载寂寥,圣人不出,则大贤自晦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:“坐潭上,四面竹树环合,寂寥无人。”
宁调元 《立秋柬钝剑松江》诗:“江海悲冥灭,音尘久寂寥。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一章:“她为什么会在这寂寥无人的夜里,独自在海边的树林徜徉?”⒊ 引申指死亡。
引南朝 梁 费昶 《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》诗:“扬云 已寂寥,今君復弦直。”
⒋ 空旷;高远;辽阔。
引《文选·王褒<四子讲德论>》:“纷紜天地,寂寥宇宙。”
李善 注:“寂寥,旷远之貌也。”
唐 王维 《登河北城楼作》诗:“寂寥天地暮,心与广川閒。”
巴金 《利娜》:“上面永远是那个灰色的天,下面是那寒冷的、寂寥的、大雪封闭了的荒原。”⒌ 恬静;淡泊。
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自纪》:“﹝ 王充 ﹞恭愿仁顺,礼敬具备,矜庄寂寥,有臣人之志。”
三国 魏 嵇康 《卜疑》:“有 宏达 先生者,恢廓其度,寂寥疏阔。”⒍ 冷落萧条。
引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余生不欢娱,何以竟暮归,寂寥曲肱子,瓢饮疗朝饥。”
宋 苏轼 《乞赈济浙西七州状》:“熙寧 中饥疫,人死大半,至今城市寂寥。少欠官私逋负,十人而九。若不痛加賑恤,则一方餘民,必在沟壑。”
明 李贽 《与弱侯焦太史书》:“此间自八老去后,寂寥太甚,因思向日亲近善知识时,全不觉知身在何方,亦全不觉欠少甚么,相看度日,真不知老之将至。”
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曹靖华》:“这里对于左翼文艺,是压迫无所不至,然而别的文艺,却全然空洞无物,所以出版界非常寂寥。”⒎ 谓稀疏;稀少。
引唐 韩愈 《送权秀才序》:“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,其文辞引物连类,穷情尽变,宫商相宣,金石谐合。寂寥乎短章,舂容乎大篇,如是者閲之累日而无穷焉。”
宋 叶适 《题潘彦庶群书辩证》:“余愧非精识,其《羣书辩证》,寂寥十数简,谓古人之书必待己而决,颇亦疑之。”
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科举》:“坐是之故,而瑰瑋特絶之徒……羞与 噲 伍,是以此中人才,日就寂寥也。”◎ 间的意思
【戌集上 • 門】间·康熙筆画:12·部外筆画:4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古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居閑切【正韻】居顏切,音蕑。【說文】隙也。从門从月。會意,亦形。【徐鍇曰】門夜閉。閉而見月光,是有閒也。【禮·樂記】一動一靜者,天地之閒也。【莊子·山木篇】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。
又【史記·郭解傳】洛陽人有相讐者,邑中賢豪,居閒以十數,終不聽。【註】居中爲他道和輯之。【周語】我先王不窋,用失其官,而自於戎、翟之閒。又容也。【禮·文王世子】凡待坐於大司成者,遠近閒三席。【註】閒,猶容也。【前漢·文帝紀】願請閒。【師古註】閒,容也。猶今言中閒也。請容暇之頃,當有所也。又也。【釋名】閒,也。事功省也。又車聲也。【詩·小雅】閒關車之兮。【傳】閒關,設聲也。又黃閒,弩名。【前漢·李廣傳】射以大黃。【註】黃肩弩。晉灼曰:卽黃閒,大黃,其大者也。又地名。【春秋·昭二十二年】大蒐于昌閒。又人名。【史記·項羽紀】田角弟田閒,故齊將。又【樂毅傳】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。【註】閒,紀閒反。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何閒切【正韻】何艱切,音閑。【集韻】安也。【詩·周南·窈窕淑女傳】言后妃有關雎之德,是幽閒貞專之善女。【朱傳】有幽閒貞靜之德。【左傳·僖三十三年】皇武子曰:吾子取其麋鹿,以閒敝邑,若何。【周禮·地官·旅師】掌聚野之耡粟、屋粟、閒粟。【註】閒民無職事者所出。【釋文】音閑。【禮·王制】其餘以祿士,以爲閒田。【史記·信陵君傳】侯生乃屛人閒語。【註】閒音閑。謂靜語也。又【司馬相如傳】雍容閒雅,甚都。【註】韋昭曰:閒,讀曰閑。又也。【禮·曲禮】少閒願有復也。【註】言欲須少空閒,有所白也。又【廣韻】近也。【左傳·成十六年】以君之靈,閒蒙甲冑。【註】閒,猶近也。又【廣韻】古莧切【集韻】居莧切【韻會】居諫切【正韻】居晏切,音襉。【爾雅·釋詁】代也。【書·立政】相我受民,和我庶獄庶愼,時則勿有閒之。【傳】閒,代也。【詩·周頌】皇以閒之。【儀禮·燕禮】乃閒歌魚麗,笙由庚。又【爾雅·釋言】俔也。【註】左傳謂之諜。今之細作也。【釋文】閒音諫。又【博雅】䛼也。【釋文】卽謗之。又【廣韻】厠也。【易·屯卦註】固志同好,不容他閒。正義曰:閒者,厠也。五應在二,是堅固其志,在於同好,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。【左傳·隱三年】石碏曰:遠閒親,新閒舊。【釋文】閒,閒厠之閒。又迭也。【書·益稷】笙鏞以閒。【傳】閒,迭也。【疏】更迭閒厠,相代之義,故閒爲迭也。吹笙擊鐘,更迭而作。又隔也。【前漢·楚元王傳】或脫,或閒編。【註】閒,古莧反。謂舊編爛絕,就更次之,前後錯亂也。【韋成傳】閒歲而祫。【註】閒歲,隔一歲也。又與也。【左傳·莊十年】齊師伐我,公將戰,曹劌請見,其鄕人曰:肉食者謀之,又何閒焉。【註】閒,猶與也。又空也。【前漢·高帝紀】步從閒道走軍。【註】閒,空也。投空而行,不公顯也。又離也。【晉語】且夫閒父之愛,而嘉其貺。【註】閒,離也。又遠也。【淮南子·俶眞訓】溝中之斷,則醜美有閒矣。【註】閒,遠也。又非正色曰閒。【詩·衞風·綠兮衣兮傳】綠,閒色。又【廣韻】瘳也。【正字通】病恆在身,無少空,今病旣損有空,故謂病瘳爲閒也。又送也。又【正字通】非訾,亦曰閒。又致曰閒。【左傳·定四年】閒王室。又以計愚敵曰反閒。孫子兵法,反閒者,因敵閒而用之也。又地名。【戰國策】割河閒以事秦。【註】閒音諫。趙地。又【集韻】賈限切,音。地名。引春秋,大蒐于昌閒。◎按陸德明音義,閒如字,無作上聲讀者。未知集韻何據。又【博雅】閒,覗也。【釋文】閒,孤限切。覗,音司。又【集韻】下瞎切,音。【爾雅·釋詁】代也。施乾讀。又【韻補】叶音巾。【高彪詩】人有計策,六奇五閒。總兹三事,謀則咨詢。
总述:诗句相思时到寂寥间出自《夏日寓居寄友人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齐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