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句

争向东楼日又长

诗句
争向东楼日又长
拼音
 zhēng xiàng dōng lóu rì yòu zhǎng
平仄
平仄平平仄仄仄
韵脚
上声二十二养、下平七阳、去声二十三漾
上一句
若为南国春还至
下一句
白片落梅浮涧水

「争向东楼日又长」出自:《春至》

若为南国春还至,争向东楼日又长。白片落梅浮涧水,
黄梢新柳出城墙。闲拈蕉叶题诗咏,闷取藤枝引酒尝。
乐事渐无身渐老,从今始拟负风光。

「争向东楼日又长」作者:

白居易(772─846),字乐天,晚年号香山居士。祖籍太原(今属山西),后迁居下邓邽(今陕西渭南县)。早年家境贫困,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,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。唐德宗贞元十六年(800)中进士,授秘书省校书郎。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…

「争向东楼日又长」辞典释义

◎ 争的意思

【巳集中 • 爪】争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4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側莖切【集韻】甾耕切,音箏。【說文】引也。从。【徐鉉曰】音曳。二手而曳之,爭之道也。【廣韻】競也。【書·大禹謨】汝惟不矜,天下莫與汝爭能。汝惟不伐,天下莫與汝爭功。
【玉篇】諫也。
訟也。【增韻】理也,辨也。【禮·曲禮】分爭辨訟,非禮不決。
姓。【正字通】印藪有爭不識,爭同。
【集韻】側逬切,箏去聲。義同。
【廣韻】本作諍,諫諍也,止也。【孝經·諫諍章】天子有爭臣七人。【韻會】俗作争,非。

◎ 向的意思

【丑集上 • 口】向·康熙筆画:6·部外筆画:3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許亮切,音蠁。【說文】北出牖也。从宀从口。【註】牖所以通人气,故从口。【玉篇】窻也。【詩·豳風】塞向墐戸。【傳】北出牖也。【疏】士虞禮註云:嚮、牖一名也。北爲寒之備,不塞南窻,故云北出牖也。【廣韻】嚮與向通用。【集韻】亦作。【正韻】亦作鄕。【禮·明堂位】刮楹達鄕。◎按明堂位註,鄕謂夾戸窻也。每室八窻,爲四達,則凡牖皆名鄕,不獨北出牖矣。
【廣韻】對也。【戰國策】西向事秦。【莊子·秋水篇】望洋向若而嘆。
或作嚮。【易·說卦】嚮明而治。亦作鄕。【禮·明堂位】南鄕而立。
【集韻】趣也。
【韻會】救也。
昔也。【莊子·寓言篇】若向也俯,而今也仰。亦通作鄕。【論語】鄕也,吾見於夫子而問知。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式亮切,音餉。【廣韻】姓也。【左傳·成五年】諸侯謀復會宋公,使向爲人辭以子靈之難。【釋文】向,舒亮反。
【玉篇】地名。【詩·小雅】皇父孔聖,作都于向。【註】向在東都畿內,今孟州河陽縣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與鄭人向。【註】軹縣西有地,名向上。【襄十一年】諸侯會于北林師于向。【註】在川長社縣東北。【後漢·郡國志】川郡有向鄕。
【集韻】國名。【春秋·隱二年】莒人入向。【註】向,小國也,譙國龍亢縣東南有向城。【史記·褚少孫補三皇紀】怡向申莒,皆姜姓之後,漢爲縣。【前漢·地理志】沛郡向縣。【註】向,故國,姜姓,炎帝後。
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許兩切,音嚮。【集韻】人字。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晉侯使叔肸告于諸侯。【註】叔肸,叔向也。【釋文】向,許文反。【前漢·法志】作叔嚮,顏師古:音許兩反。
【正韻】古文嚮字。註詳十六畫。

◎ 东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东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4

【唐韻】【正韻】德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都籠切,音蝀。【說文】動也。陽氣動,于時爲春。【書·堯典】平秩東作。【孔傳】歲起於東,而始就耕也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東方木也,其帝太皡。
【史記·曆書】日起於東,月起於西。【鄭樵·通志】日在木中曰東,在木上曰杲,在木下曰杳。木,若木也,日所升降。
【詩·大雅】東有啓明。
【爾雅·釋地】東至于泰遠。
姓。【聖賢羣輔錄】舜友東不訾。
叶當經切,音丁。【詩·小雅】念我土宇,我生不辰。逢天僤怒,自西徂東。
叶都郞切,音當。【楊泉·蠶賦】粵召僕夫,築室于旁。于旁伊何,在庭之東。○按《說文》東自爲部,今倂入。

◎ 楼的意思

【辰集中 • 木】楼·康熙筆画:15·部外筆画:11

【唐韻】落侯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郞侯切【正韻】盧侯切,音婁。【說文】重屋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四方而高曰臺,狹而脩曲曰樓。【釋名】樓謂牖戸之閒有射孔,樓樓然也。
偵敵之車曰飛樓,亦曰樓車。【六韜·軍略篇】視城中則有飛樓。【左傳·宣十五年】解揚登諸樓車,呼宋人而告之。
岑樓,山之銳嶺。【孟子】方寸之木,可使高於岑樓。
譙樓,城樓也。【前漢·陳勝傳】戰譙門中。
謂之戍樓。【儲光羲·送別詩】寒雲隱戍樓。
樓蘭,國名。見【前漢·昭帝紀】。
【爾雅·釋詁】樓,聚也。
【爾雅·釋草】果臝之實栝樓。【註】齊人呼爲天瓜。
道家以兩肩爲玉樓。【蘇軾·雪詩】凍合玉樓寒起粟。
姓。【姓苑】望出東陽,周封少康之裔爲東樓公,子孫因氏焉。
叶凌如切,音閭。【古·日出東南隅行】日出東南隅,照我秦氏樓。秦氏有好女,自名爲羅敷。
離樓,衆木交加之貌。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嶔崟離樓。

◎ 日的意思

【辰集上 • 日】日·康熙筆画:4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正韻】人質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入質切,音。【說文】實也。太陽之精不虧。【博雅】君象也。【釋名】日,實也,光明盛實也。【易·乾卦】與日月合其明。
【繫辭】縣象著明,莫大乎日月。
【說卦】離爲火爲日。【周禮·天官·九註】日者天之明。【禮·祭義】日出於東。【史記·天官書註】日者,陽精之宗。【前漢·律歷志】日合於天統。【後漢·荀爽傳】在地爲火,在天爲日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火氣之精者爲日。
【書·舜典】協時月正日。【傳】合四時之氣節,月之大小,日之甲乙,使齊一也。
【洪範】五紀,三曰日。【傳】紀一日。【疏】從夜半以至明日夜半,周十二辰爲一日。
【禮·曲禮】外事以剛日,內事以柔日。【疏】十日有五奇五偶,甲丙戊庚壬五奇爲剛,乙丁己辛癸五偶爲柔也。
【郊特牲】郊之祭也,迎長日之至也。【註】迎長日者,建卯而晝夜分,分而日長也。
【左傳·文七年】日衞不睦。【註】日,往日也。
【左傳·桓十七年】天子有日官,諸侯有日御。【註】皆典歷數者。
【史記·日者傳註】卜筮占時日,通名日者。
【集韻】而力切,音眲。義同。
【韻補】叶而至切。【李嵩·述志賦】審機動之至微,思遺餐而忘寐。表略韻於納素,託精誠於白日。【類篇】唐武后作。

◎ 又的意思

【子集下 • 又】又·康熙筆画:2·部外筆画:0

【唐韻】于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尤救切【正韻】爰救切,音宥。【說文】手也。象形。三指者,手之多,略不過三也。【韻會】偏旁作。
【廣韻】又,猶更也。
【韻補】叶夷益切,音亦。復也。【詩·小雅】人之齊聖,飮酒溫克。彼昏不知,壹醉日富。各敬爾儀,天命不又。富音偪。

◎ 长的意思

【戌集上 • 長】长·康熙筆画:8·部外筆画:0

〔古文〕镸【唐韻】【集韻】直良切【正韻】仲良切,音場。【增韻】短之對也。【孟子】今交九尺四寸以長。【前漢·田橫傳】尺有所短,寸有所長。
久也。【詩·商頌】濬哲維商,長發其祥。【箋】長,猶久也。【老子·道德經】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
遠也。【詩·魯頌】順彼長道,屈此羣醜。【箋】長,遠也。【古詩】道路阻且長。
常也。【陶潛·歸去來辭】門雖設而長關。【李商隱詩】風雲長爲護儲胥。
大也。【世說新語補】願乗長風,破萬里浪。
善也。【晉書·樂廣傳】論人必先稱其所長。【唐書·韓琬傳】文藝優長。
【博雅】長,挾也。
【吳語】孤敢不順從君命,長弟許諾。【註】長弟,猶云先後也。
星名。【博雅】太白謂之長庚。【詩·小雅】東有啓明,西有長庚。【傳】日旦出,謂明星爲啓明。日旣入,謂明星爲長庚。
宮名。【班固·西都賦】北彌明光而亙長樂。【謝朓·怨情詩】掖庭聘絕國,長門失歡宴。【註】長門,漢皇后所居。
地名。【玉海】長安,本關中地,西漢建都于此,後因謂天子所都爲長安。
山名。【說林】公見東陽長山,曰:何其坦迤。【金史·禮志】有司言,長白山在興王之地,禮合尊崇。
國名。【山海經】有鹽長之國。
獸名。【山海經】有獸焉,其狀如禺,而四耳,其名長右。
草名。【爾雅·釋草】長楚,銚芅。【疏】長楚,一名銚芅。
姓。【左傳·僖二十八年】甯子先長牂守門。【註】長牂,衞大夫。
仲長,複姓。
長乗,神名。【山海經·郭璞贊】九德之氣,是生長乗。人狀犳尾,其神則凝。妙物自潛,世無得稱。
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展兩切,音掌。孟也。【易·乾卦】元者,善之長也。【疏】元爲施生之宗,故言元者善之長也。【戰國策】君長齊奚以薛爲。【註】長,雄長之長。
齒高也。【書·伊訓】立愛惟親,立敬惟長。【禮·曲禮】年長以倍,則父事之。十年以長,則兄事之。五年以長,則肩隨之。
位高也。【書·益稷】外薄四海,咸建五長。【傳】言至海諸侯五國,立賢者一人爲方伯,謂之五長,以相統治。【釋文】五長,衆官之長。
【周禮·天官·大宰】乃施則于都鄙,而建其長。【註】長謂公卿大夫,王子弟之食采邑者。
進也。【易·泰卦】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
生長也。【孟子】苟得其養,無物不長。
長養之也。【前漢·董仲舒傳】陽常居大夏,而以生育養長爲事。
【詩·大雅】克明克類,克長克君。【箋】敎誨不倦曰長。
官名。【左傳·襄十一年】秦庶長鮑庶長武帥師伐晉,以救鄭。【註】庶長,秦爵也。
縣名。【左傳·襄十八年】夏,晉人執衞行人石買于長子。【註】長子縣,屬上黨郡。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亮切,音仗。【集韻】度長短曰長。
【集韻】餘也。【正韻】多也,宂也,剩也。【論語】長一身有半。【世說新語】平生無長物。【陸機·文賦】故無取乎宂長。
【正韻】知亮切,音障。增盛也。【韓愈詩】得時方長王。

总述:诗句争向东楼日又长出自《春至》。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。

(0)